洪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共声。本义:大水)
同本义
洪,洚水也。--《说文》
汤汤洪水方割。--《书·尧典》
洪水芒芒。--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洪水横流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山洪;防洪;蓄洪;分洪;洪河(大河);洪峰
河道陡窄流急之处
定国既去逾月,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,追怀曩游,已为陈迹,喟然而叹。--宋·苏轼《百步洪》
徐州百步洪,吕梁上下二洪。--明·陆容《菽园杂记》
河流分道之处
东江木落水分洪,伐尽黄芦洲渚空。--宋·王安石《东江》诗
姓
洪〈形〉
大。与“小”相对;
洪波涌起。--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声如洪钟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洪烈(巨大的功绩);洪仁(胸怀宽广,仁义待人);洪范(大名;伟业);洪慈(洪恩)
中医名词。谓脉象浮而有力。如:洪芤(指脉博阳虚,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,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)
适<动>
(形声。从辵,啻声。本义:往,到)
同本义
適,之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曰:“往自发动言之,适自所到言之。”
十一月,沛公引兵之薛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辍耕之垄上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适,往也。--《尔雅》
民不适攸居。--《书·盘庚》
爰其适归。--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适彼乐土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使适四方。--《周礼·小行人》
以适父母舅姑之所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无所适从;何适;适秦;适远(到远处去);适野(前往野外)
归向
好恶不愆,民知所适,事与不济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又如:适归(往归;归向);适道(可以一起学习,而不可以一起完成某种事业或达到某种道德境界)
女子出嫁
适,女子出嫁。--《玉篇》
女年十五许,有适人之道。--《孔子家语·本命》
女三人,长适秘书丞钱衮,余尚幼。--欧阳修《江邻几墓志铭》
贫贱有此女,始适还家门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已适(已嫁出);重适(改嫁)
符合,适合;
适我愿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
其风雨则不适。--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
寒暑适。--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
处分适兄意,那得自任专!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又如:适意(顺心;满意);适志(做事合乎心意);适变(适应变化);适职(适合职分);适愿(符合心愿);适价(合适的价格);适足(充足适度而不过分);适例(恰当的例子)
节制。如:适欲(节制欲望);适逸(节制淫乐)
遇
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,不达其故,以为适遭暴乱,得奋其剑。--班彪《王命论》
适<形>
舒适,满足
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扫叶席草,酌相劳,意适往反,往往留于山上。--宋·苏辙《武昌九曲亭记》
又如:舒适;适身(身体感到舒适);适己(自得)
适<副>
正好,恰好
从上观之适与地平,以至诸峰之顶,亦低于山顶之地面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适先生奓户入,闻两童子音琅琅然,不觉莞尔,连呼则则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适晤(恰好遇见);适逢其会;适然(恰好如此)
偶而,偶然
乃有大罪,非终,乃惟眚灾,适尔。--《书·康诰》
刚刚;方才
适得府君书,明日来迎汝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时已过午,奴辈适至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适聆雅奏(刚才听得所奏之高雅音乐)
适<连>
如果,假如,假定
王适有言,必亟听从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
适<名>
辟领,古丧服之领。系开丧服而成。一说通“积”'
负广出于适寸。适博四寸,出于衰。--《仪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