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
伦<名>
(形声。从人,仑声。本义:辈,类)
同本义
伦,辈也。--《说文》
人伦并处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儗人必于其伦。--《礼记·曲礼下》
毛犹有伦。--《礼记·曲礼下》
廉颇赵奢之伦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伦辈(伦匹,伦党,伦伍);伦序(流辈;等类);伦表(流辈之上);伦品(等类品第);伦侯(秦爵名。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);伦望(流辈中的声望);伦族(所属之族)
条理,顺序
悌乃知序,序乃伦;伦不腾上,上乃不崩。--《逸周书》
又如:伦叙(有条理,有顺序);伦次(条理次序);伦绪(条理秩序)
人伦,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。伦常,纲纪,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,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
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,因是圣人遗训,不敢违忤。--《红楼梦》
欲洁其身,而乱大伦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天伦(古代指父子、兄弟等关系);伦物(人伦物理);伦经(天道人伦的常则);伦质(人伦道德之理);伦谊(人伦大义)
道理,义理
我不知其彝伦攸叙。--《书·洪范》
又如:伦脊(道理;条理)
意义
夫祭有十伦焉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通“论”
有伦有义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姓
伦<动>
顺其纹理
析开必伦。--《周礼》
类比,匹敌;;-
德伦三五,配皇作烈。--三国魏·曹植《学宫颂》
暴殄天物之罪,岂有伦哉!--康有为《大同书》
又如:伦列(等比,类比);伦侪(比并)
选择。通“抡”。如:伦色(选择合适的颜色);伦肤(选择精美的肉类);伦党(拣选同类的人)
通“论”。议论
有伦、有义、有分、有辩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