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<名>
(形声。从广,黄声。从“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按:“广”和“廣”本不同义:是两个字。“广”,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,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。现在“广”是“廣”的简化字。本义:宽大的房屋)
四周无壁的大屋
广,殿之大屋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殿谓堂无四壁…覆乎上者曰屋,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,其所通者宏远矣,是曰广。朱骏声曰:“堂无四壁者。秦谓之殿,所谓堂皇也,覆以大屋曰广。”
天子之堂广九雉。--《尚书大传》。注:“荣间相去也。”
居天下之广居。--《孟子》
是求马于唐肆也。--《庄子·田子方》。司马注:“广庭也,以唐为之。”
朱涂广,夷石为堂。(涂:粉饰。夷石:平整的石头做堂基)--《汉郊祀歌》
量
宽度,横向尺寸
广袤丰杀,一称心力。--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
今蛭广有分数,长有寸度。--《论衡·福虚》
沈机长二丈,广八尺。--《墨子·备城门》
即连楮为巨幅,广二丈,大书一“屈”字,以两竿夹揭之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前有平地,轮广十丈。--唐·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。轮:南北距离
又如:广运(宽广。东西距离为广,南北距离为运)
广州的省称G()
杂彩三百匹,交广市鲑珍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广交会;广疮(性病。此病似从国外经广州传入的,故称);广里(指广州)
广东、广西两省的略称G()Gx()。如:两广;广花(颜料。广东产的花青);广云胶(胶名。产于广东,无臭味)
广<形>
广阔,宽阔;分布广;辽阔;;x
广,阔也。--《广韵》
狄之广漠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地广而益重。--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,于是利为舟楫。--《墨子·节用中》
平原广野,此车骑之地。--汉·晁错《言兵当疏》
汉亡广矣,不可泳思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乃为赋以自广。--《史记·屈原·贾生列传》
又如:广通(广泛传播);广交声气(多方交接意气相投的朋友);广平(宽阔平坦);广庄(宽阔的大道);广狭(宽广与狭窄)
引申为大;
四牡修广。--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--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明道德之广崇,治乱之条贯,靡不毕见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广厦细旃(高大的房屋);广车(大车);广舶(大型远洋船);广肆(大店铺);广衢(大道);广眉(大眉,厚眉);广渊(弘大深远)
盛大,以非常富丽、堂皇、丰盛或庄重为标志的。如:广宴(盛宴);广筵(盛宴)
远大,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-。如:君子贫穷而志广;才疏意广
多,众多,数目很多
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中,光天化日之下,横行不法,岂不怪哉
又如:广众;广交(交友极多);广坐(众人聚会列坐的地方)
普通;广泛
幸可广问讯,不得便相许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通“旷”)。荒废,耽搁;
不譲事,不广闲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
又如:广广(荒废的状况);广土(荒废的土地)
广<动>
引申为扩大x
克广德心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广长榆。--《史记·淮南衡山传》。集解:“谓拓大之也。”
今吾以十倍之地,请广于君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非问无以广识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:广额(放宽录取名额)
将某门学科、某种艺术主动介绍给一般群众。如:广宣(广为宣播)推广
准<动>
(准本为凖的俗字,现为凖的简化字。但在未简化前,准习用的意义,与凖字有别)
公文用语。始于唐·五代(1)表示允许,认可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--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又如:批准;照准;准如所请(2)引申为比照,作某类事物看待。如:准前例办理;准平原;准尉(3)表示依据、根据。如:准某部函
决定,必定。公文用语。如:准于某日起程
这准是使猛了劲,岔了气了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折充;抵充;
连身上外盖衣服,脱下准了店钱。--《醒世恒言》
新旧钱暂兼行,新钱千准银一两,旧钱准七钱。--《清史稿》
我有心看上她,与我家做个媳妇,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;岂不两得其便。--《窦娥冤》
又如:准价(折价);可准(可以抵偿);准算(折算;抵帐)
准<形>
(形声。从水,隼声。本义:平,不倾斜)
同本义(取义于水平,侧重于平稳)
凖,平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俗作准。段玉裁注:“谓水之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凖”
推而放诸东海而凖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。注:“犹平也。”
亦指其他物体的平
輈注则利凖,利凖则久,和则安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》
又如:准望(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)
准确;;x。如:不知准不准;投篮准;打得准;猜得准;准成(准星;准确可靠);准当(准确恰当);那准不对;没准儿
轻重相当;均等
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--《易·系辞》
幸少从女言,得厚息,略相准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准<名>
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
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--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又如:准平(测量平面的仪器)
标准;法则;
礼者,节之凖也。--《荀子·致士》
又如:准式,准格(标准,准则);准限(标准)
箭靶,靶子。通“埻”
我有平肩舆,前途犹准的。--杜甫《郑典设自施州归》
又如:准的(箭靶;标准;准则);准执(箭靶);准鹄(即正鹄。箭靶。引申为目标);准式(标准;楷模);准格(犹言标准、规格)
鼻子
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--李白《梁甫吟》
姓
准<动>
允许;批准;;。唐、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,俗作“准”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--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我要放他,你又苦苦的不准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准查记录;准行(准许;许可);准奏(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)
料想;打算x。如:准拟(料想;打算);准承(料想;打算)
仿效,效法
始都乐寿,号金城宫,备百官,准开皇故事。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准遵(遵循;依照);准据(依据);准拟(遵循;模仿)
瞄准
修胫者使之跖钁,强脊者使之负土,眇者使之准,伛者使之涂,各有所宜。--《淮南子》
又如:准度(测量,衡量);准裁(衡量,裁定);准量(计量;估量)
测量,度量
轼始至颖,遣吏以水平准之,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。--《宋史》
揣测,揣度
仁君处位而不安,大夫隐道而不言,群臣准上意而怀当。--《淮南子》
按照,依照
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,乌尚得谓之诗哉。--《答章秀才论诗书》
又如:准式(依照准则或样式);准律(依照法律);准据(依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