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<名>
(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。中间的圆形物,是被剥下的兽身皮,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、身和尾。“革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革”的字多与皮革有关。本义:去毛的兽皮)
同本义。皮的总称;
革,兽皮治去其毛。--《说文》
齿革羽毛。--《书·禹贡》
执之用黄牛之革。--《易·遯卦》
掌秋敛皮,冬敛革。--《周礼·天官》
江南出梓、姜、桂、金、锡、连、丹沙、犀、瑇瑁、珠玑、齿、革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又如:人造革;革带(皮带);革笥(用皮作的甲胄);革船(用皮革缝制的船)
用革制成的甲胄
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车前的饰物
革车千乘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又如:革车(战车)
通“勒”。马络头。有嚼口的叫勒,没有的叫羁;
故王良造父,天下之善御者也。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,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,马不能行十里,故共之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姓
革<动>
变革,更改
革,改也。--《玉篇》
鸟兽希革。--《书·尧典》
故因秦时,本十月为岁首,不革。--《汉书·任敖传》
愿革心易行。--《汉书·严助传》
天地阴阳不革而成。--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
厉治革典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革法明教,而秦人大治。--《盐铁论·非鞅》
革故鼎新。--李德裕《次柳氏旧闻》
瑞锐意兴革,清浚吴淞、白茆,通流入海,民赖其流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又如:革心(改变心意,不再为非作歹);革面(改变旧面貌,转变立场);革正(改正)
免除或丢掉;x
今革旧从新,为里党之法,在所牧守,宜以喻民,使知去烦即简之要。--《魏书·食货志》
又如:革旧从新(指除去旧的章法,遵从新的制度);革去(除去)
革<形>
通“亟”。病情危急;
成子高寝疾,庆遗人请,曰:“子之病革矣。--《礼记·檀弓上》
又如:病革(病重)
超<动>
(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:跃上;跳过,跃过)
同本义;
超,跳也。--《说文》
超乘者五百乘。--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。注:“巨踊上车也。”
超回志度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
超五岭兮嵯峨。--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
方投石超距。--《史记·白起王翦传》
挟泰山以超北海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超乘(跃登战车);超足(腾跃);超步(跨登;迈步);超次(超越等级升迁)
提拔;擢升
故莫敢超等逾官。--《管子·法禁》
又如:超拜(越级升授官职);超阶(指超级擢升的官职)
超过;胜过;x
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每亩超千斤;超俗(超越凡俗;出众)
超<形>
超脱,超凡
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超然远避而不处也。”
又如:超逸(超然脱俗,俊逸高雅)
美妙,高超。如:超妙(高超美妙)
远;遥远
平原忽兮路超远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又如:超然(遥远的样子)
惆怅,若有所失
武侯超然不对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又如:超忽(迷惘,怅然自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