丐<动>
乞求,乞讨
求愿曰匃。--《通俗文》
匃,求也。--《广雅》
不强丐。--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毋或匄夺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
丐沐沐我。--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
丐,乞也。--《字汇》
不抽屋,不强丐。--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又如:丐饭;丐物;丐食;丐计(乞求计策);丐施(乞求布施);丐贷(乞贷);丐养(给人收养为义子)
求,请求
邹君海滨,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。--孙文《<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
又如:丐命(乞命。请求饶命);丐祠(请求奉祠);丐退(请求辞职);丐留(请求留任);丐贷(请求借贷)
给予;施舍,把财物给与人
尽取善绘,匄诸宫人。--《汉书·广川惠王越传》。注:“遗之也。”
我匄若。--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马注:“与也。”
又出库钱一千万,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。--韩愈《太原王公墓志铭》
沾丐后人多矣。--《新唐书·<杜甫传>赞》
免除,宽免
诏以州镇十一水旱,丐其田租,开仓振恤。--《北史》
丐<名>
乞丐,以乞讨为生的人
于戏,丐者,言语如斯,可编为丐论。--元结《丐论》
又如:老丐;丐头;丐人;丐夫;丐者;丐棍(以乞讨为业的无赖);丐首(丐头);丐帮(有组织的乞丐团伙)
滔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舀声。本义:水势盛大的样子)
同本义
滔,水漫漫大貌。--《说文》
滔,漫也。--《广雅》
象恭滔天。--《书·尧典》
浩浩滔天。
汶水滔滔。--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
滔滔江汉。--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。--《书·益稷》
又如:滔涸(水漫溢与干涸);滔漭(水弥漫浩广的样子);滔滔滚滚,滔漫(大水漫溢)
傲慢,专横霸道
士不滥,官不滔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又如:滔德(倨慢不恭的品格)
广大。如:滔土(广阔的土地);滔窕(广远不着边际)
滔〈动〉
使大水泛滥
舜之时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--《淮南子》
云集一起地涌往
无器而民滔乎前。--《庄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