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<名>
作坊,手工业工场
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,…而礼径至所作,不复重奏,称诏罢民。--《三国志·魏志》
又如:作房(作坊);作分(作坊);木工作;油漆作;洗衣作
作坊
手工业工场
作<动>
(会意。从人,从乍。人突然站起为作。甲骨文字形,象衣领初作的形状。本义:人起身)
同本义
作,起也。--《说文》
明两作。--《易·离》
作其即位。--《书·无逸》
与子偕作。--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或作而行之。--《考工记》
凡作民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
三献作止爵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后圣有作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而后作焉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舍瑟而作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客作而辞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如日出时,眠者皆作。--宋·苏轼《画佛赞》
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作止(作息;起居)
起来;开始工作;;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--《乐府诗集》
蚤作而夜思。--唐·柳宗元《送董邵南序》
往来种作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春寒。--唐·李白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
又如:作力(出力;使力);作本(务农);作苦(耕作辛苦);作一(劳动专一);作牧(畜牧,放牧);作剧(劳作勤苦);作劳(劳作,劳动);作甚(做什么)
产生,兴起
包牺氏没,神农氏作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周秦之际,诸子并作。--《论衡》
由汤至于武丁,贤圣之君六七作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。
天油然作云。--《孟子》
坚冰作于履霜,寻木起于蘖栽。--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
浓雾半作半止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作兴(兴起);作师(兴兴);作病(发生疾病,致病);作见(出现;显现);作逆(作乱,造反);作贼(造反);作缘(发生瓜葛、联系)
做;创制;制作;从事某种活动;
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正,作浑天仪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作结绳而为罔罟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为楚王作剑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吾为楚王作剑。
汝父为楚王作剑。
作二铁板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又如:作茶(制茶);作治(制作。亦指制造的成品);作黍(做黍米饭);作烦(制造麻烦,添麻烦);作衅(制造事端);作景(为难,作梗);作对头(与人为敌、为难)
纤纤作细步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生人作死别。
故作不浪计。
作推敲之势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写作,创作
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仲尼卮而作《春秋》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登高作赋,是所望于群公。--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时而作--唐·白居易
《与元九书》
作敲字佳矣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自是指物作诗立就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令作诗。
属予作文以记之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作古作故(不依旧规,自创先例);作述(创作传述)
振作
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一鼓作气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又如:作气(振作勇气);作强(产生强劲之力)
假装,装出。如:作面子(装点面子);作乔(装假,装模做样);作筏子(做样子);作张作致(装模作样);作轨(作为规范);作喜(变作笑脸,露出喜色)
充当
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做冰(做媒人);作霖(充作救旱之雨。后指降甘霖或下雨);作小(做小。与人为妾);作眼(做眼线);作甘(做救旱甘霖)
当作
青春作伴好还乡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老大嫁作商人妇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有风既作飘飖之态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作傍(当作靠山;作依托);作外(当作外文,见外);作做(当作,算作)
建筑
将有作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作亭者谁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:作邑(建筑都城);作洛(另建新都);作土(积土堆垒以御敌)
发出音响,演奏
乐将作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又如:作倡(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);作健(成为强者。谓奋发称雄)
生出,长出来;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又如:作花(长出花蕾;开花);作谷(田里生长着的谷物);作肉(方言。长肉)
培育,造就
亦惟助宅天命,作新民。--《书·康诰》
又如:作育(造就培养);作新(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);作养(培养,培育);作诲(教诲,训导)
担任
伯禹作司空。--《书·舜典》
又如:作县(当县官);作吏(担任官职);作宾(担任太子宾客职务);作游(谓游幕。指到各地做幕僚);作邑(当县令)
发生,发作;
冻风时作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作则飞沙走砾。
此疫作也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发出,放射;
泠泠作响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振奋作声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有作其芒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百千齐作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发动;
一夫作难而匕庙隳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像;似(唐宋时期出现的);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--宋·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通“诅”(鍺??)。咒诅;
侯作侯祝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下作之地,上作之天。--《管子·轻重己》。俞樾云:“两作字读为诅,古字通用。”
作<名>
作品;文章
临摹旧作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理想派之作。
又如:遗作;译作;新作
事情,事业
利用为大作。--《易·益》
毋以小谋败大作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
措施;办法
作有利于时,制有便于物者,可为也。--《后汉书》
元<名>
(会意。从一,从兀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人形。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。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,依汉字造字规律,顶端是一横的,其上可加一短横。本义:头)
同本义
元,始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当训首也。
元,体之长也。--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始加元服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狄人归其元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归国子之元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勇士不忘丧其元。--《孟子》
牛曰一元大武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头也。”
吐蕃叛换方炽,敬玄失律,审礼丧元,安可更为西方生事?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元首(头)
天
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:“天也。”
又如:元机(天机,指神秘的天意);元神(天帝,天神);元父(天帝);元命(天命);元天(苍天)
君;
元首起哉。--《书·益稷》。传:“元首,君也。”
元,君也。--《广雅》
故国斜阳草自春,争元作相总成尘。--宋·文天祥《得儿女消息》
又如:元、恺辅舜(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,叫“八元”。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叫“八恺”。八元八恺辅佐虞舜,把政事治理得很好);元龙(皇帝);元明(佛教指本性清净光明);元后(天子;帝王的嫡妻)
开始;起端
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又如:元始天尊(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。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。故名);元初(起初);元由(原由。事情的起始和原因);元因(原因)
根源;根本;。如:元本(根本);元序(最根本的秩序,指礼仪);元极(万物之本原)
指元气。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;指人的精神,精气;中医名词,指人体的正气,与“邪气”相对。如:元炁(元气);元阳(男子的精气)
道家所谓的道
元,无所不在也。人能守元,元则舍之;人不守元,元则舍之。--《子华子·大道》
又如:元神(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。成仙得道的人,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);元君(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);元龙(元阳,道教指“得道”)
指帝王年号'
元,宜以天瑞命,不宜以一二数。--《史记》
朝代名。1206年,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。1271年,忽必烈定国号为元。1279年灭南宋,统一全国,建都大都(今北京)。1368年,朱元璋军攻占大都,元亡。自定国号起,元凡十一帝,历时九十八年
元至正间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
元政紊弛。
又如:元人百种(书名。即元曲选)
数学名词。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,变量的字母称元。如:一元二次方程
民众,百姓。如:黎元;元元;元元之民(众百姓)
在各国多种硬币中,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。如:金元
量∶中国基本货币单位
元<形>
第一,居首位的;
二世元年七月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天汉元年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阳嘉元年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隆庆元年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元题(第一道题);元辰(元旦;吉日);元首(迷信占卜名称之一,六壬课中的第一课,是大吉大利,如愿的课);元妃(国君或诸侯的嫡妻);元子(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);元女(长女)
大
夫基事之元命,必与天下自新。颜师古注:“元,大也。”--《汉书》
又如:元功巨勋(巨大的功勋);元庸(巨大的功劳);元勋(大功勋)
善;吉。如:元夫(善士);元元之民(善良的百姓);元正(善良正直)
本来;向来;原来;
元犹原也。--《春秋繁露·垂政》
必先原元而本本。--《潜夫论·本训》
又如:元物(原物);元金(金属);元丝课(一种标准银锭);元名(原名);元身(原身);元心(本心,本意)
黑色。清朝避康熙(玄烨)皇帝的讳。改“玄”为“元”
自此而元焉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
至曾元时。
又如:元黄(黑色与黄色。引申为吏治);元色(黑色);元玉(玄玉。黑色的玉);元狐(玄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