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<形>
(形声。从火,昭声,字亦作炤。本义:明亮;光明)同本义
照,明也。--《说文》
亦孔之炤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月出照兮。--《诗·陈风·月出》
昔者十日并出,万物皆照。--《庄子》
远近照闻。--《郯令景君阙铭》
盛德炤明。--《谯敏碑》
炤之以祸灾。--《荀子·修身》
又如:照彻(透明晶莹);照澄(明朗清爽)“炤”
照<动>
照射,照耀;;
照耀煇煌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日月递炤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。注:“炤与照同。”
指日月使延照兮。--《楚辞·灵怀》。注:“知也。”
照我秦氏楼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寒光照铁衣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留取丹心照汗青。--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星光照旷野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日照城郭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回光反照;照烂(犹灿烂);照覆(日照天覆。喻帝王之明睿恩威);照焕(辉耀);照夜(光耀黑夜中);照灼(光芒四射;闪耀)
映照;反射影像
湖月照我影。--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满园深浅色,照在绿波中。--唐·王维《游春曲二首》
照花前后镜,花面交相映。--唐·温庭筠《菩萨蛮》
又如:照镜子;照见(以光照或反光物中映见);照夜(光耀黑夜中);照面(照见容颜)
照顾;照料
虽则是平分天道,高头偏俺照。--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虏谍》
又如:照觑(照顾;照料);照庇(照应保护);照呼(方言。照顾)
拍摄()。如:给你照一张像
察知;明白
心照神交,惟我与子。--潘岳《夏侯常侍诛》
又如:照了(彻见;洞晓);照知(明察);照察(明察,照见);照燎(明察);照览(明察);照鉴(明察);查照;照奸(察知奸邪);照微(察见隐微);照得(查察而得)
通“昭”。显示
照乎知万物。--《管子·内业》
不可以照期。--《文子缵义·精诚》
彼日月之照明兮。--《楚辞·九辩》
照<名>
日光
远岸秋沙白,连山晚照红。--杜甫《秋野》
图像;相片。如:剧照;玉照
凭据;证明
钱却有,何以为照。--《喻世明言》
又如:无照行车;照提(凭据)
照<介>
表示方向,可加助词“着”,相当于“对”、“向”;;;.
过了一个小石桥,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,又是一座大庙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照着(对着;朝着)
按,依。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
凡分田,照人口,不论男妇。--太平天国《天朝田亩制度》
如:照式(照样,按原样);照例;照数(依照一定的数量)
表示比较,相当于“比”。如: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,近来照往常好些,从来不顶嘴
信<形>
(会意。从人,从言。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。本义:真心诚意)
同本义
信,诚也。--《说文》
有诸已之谓信。--《孟子》
信,言合于意也。--《墨子经》
信者,诚也。专一不移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定身以行事谓之信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期果言当谓之信。--《贾子道术》
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。--《礼记·经解》
信誓旦旦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
反贼无信!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!--《三国演义》
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信而见疑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则是无信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又如:信行(信用;守诺言);信人(讲守信用的人)
真实,不虚伪;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--《老子》
谓为信然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其事信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信官(诚实不欺的官员);信赏(悬赏);信赏钱(悬赏金);信人(诚实的人)
信<动>
相信;信任;
不我信兮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且单于信女,使昫人死生。--《史记·苏武传》
不自信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亲之信之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犹信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笑而不信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信不及(不能相信;不敢相信);不信邪;信得过;信爱(信任喜爱);信纳(相信采纳);信不信由你;听其言而信其行
守信用';'
已诺不信则兵弱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小信未孚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信义著于四海。--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信义安所见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虏帅失信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住宿两夜
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--《诗·周颂·有客》
子庚门于纯门,信于城下而还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证实;应验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--《老子》
知晓
我父母皆仙人,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?--《聊斋志异》
早信此生终不遇,当年悔草《长杨赋》。--陆游《蝶恋花》
又如:信道(知道;料道)
信<名>
信约;盟约
以继好结信。--《左传·襄公元年》
符契;凭证
行而无信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又如:信笼(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);刻木为信
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
宜急追信改书。--《资治通鉴》
越绝粮,使素忠为信,告粜于吴。--《越绝书》
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。--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又如:信使(使者)
通“讯”。音讯;
不见眼中人,天长音信断。--李白《大堤曲》
又如:信耗(信息;消息);信炮(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);信音(音信;消息);通风报信;凶信;信鸽;信鸿;信鸟;信问(信息)
书信,信件(晚起义。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“书”字表示)
函使报信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信局(投递信件的机构);私信;挂号信;平信;死信;匿名信;信箱;信筒;信简(书信)
姓
信<副>
放任;随便;;
要不拿出纲纪来,信着他胡行乱做,就不成个人家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如:信口胡沁(信口胡吣。不顾事实,随便乱说);信着(任着;任凭);信手拈来;信步
果真,的确
若妻信病,赐小豆四十斛,宽假限日。--《史记·华佗传》
烟涛微茫信难求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信知生难恶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信造化之尤物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