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〈名〉
(形声。从土,亘声。本义:矮墙,也泛指墙)
同本义
垣,墙也。--《说文》
既勤垣墉。--《书·梓材》。马注:“卑曰垣,高曰墉。”
周垣之高八尺。--《墨子·备城门》
尽毁其馆之垣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为家不治垣产。--《汉书·萧何传》
又如:垣衣(生在墙垣上的苔);垣堵(墙);垣屋(有围墙的房室;围墙和房屋)
城墉。后叫省城为省垣
官署的代称
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--杜甫《春宿左省诗》
姓
垣〈动〉
筑墙围绕.
天云垣其既立兮,家愿得乎双逞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垣墙
院墙;围墙
垣墉
垣墙
栋<名>
(形声。从木,东声。本义:屋的正梁,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,支承着椽皮子的上端)
同本义
栋,极也。从木,东声。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,俗谓之正梁。--《说文》
栋隆。--《易·大过》。虞注:“正中曰栋。”
仰而视其细枝,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梁栋宏可爱。--韩愈《合江亭》
又如:栋宇(指房屋。栋:屋的正梁;宇:屋的四垂);栋桴(屋梁。桴:房屋前后檐的横木);栋折(屋梁断折。比喻倾覆);栋折榱崩(正梁折断,椽子崩坏,指房倒。多比喻倾覆)
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或重要的物
天子,国之栋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主疾无嗣,弄臣为辅。鼎足不强,栋干微挠。--《汉书·佞幸传赞》
又如:栋干(栋梁干材。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);栋甍(房梁和屋脊。比喻担任重任的人物)
栋<量>
房屋一座叫一栋。如:三栋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