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〈名〉
(形声。从阜,完声。“阜”是土山,与土、建筑有关。本义:庭院,院子。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)
同本义
院,垣也。--《广雅》
院,周垣也。--《玉篇》
有垣墙者曰院。--《增韵》
深院月明人静。--汉·司马光《西江月》
又如:前院;后院;深宫大院
四周有墙垣围绕、自成部分的房屋;
院东五里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院僧夜闻大呼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驰往油画院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画院(书院)
房屋周围的垣墙。如:场院
林园
试茗蜀井冈,看花竹西院。--柳贯《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》
娼楼妓馆。如:院门(院子。妓院)
仆人。如:院子(宋、明、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);院公(对他人奴仆的尊称。常见于元、明戏曲小说中)
官署
早晨七点钟上院,九点下来。--《官场现形记》
又如:殿院;枢密院;行政院;院上行知(保举已得朝廷批准,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);院君(有封号的妇人;亦尊称官吏,财主之妻);院长(宋朝指军吏节级。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);院子家(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)
东<名>
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:东方,日出的方向)
同本义
东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--《白虎通·五行》
东方木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:“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东君,日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东邻。--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:“震为东。”
东方者,阳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又如:关东;旭日东升;东夏(指中国东部);东朝(东宫);东极(东方边远之处);东君(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);东坦(女婿);东裔(东方边远地方);东村女(即东施);东方作(日出);东记(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。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)
特指东西向,与南北向相对。如:东亩(使田垄东西向)
东道主的略称。主人;。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。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,所以主人称东。如:房东;股东;今天我们作东;东主(东家;店主;房东)
春天。如:东皇(指春种;司春之神);东君(春神);东作(春耕;指春季作物)
指厕所。即“东厕”。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,故称东厕;。如:登东(上厕所);东净(厕所);东厮(厕所);东司(厕所)
东 <副>
向东,东去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又如:东流(东去的流水);东波(向东流逝之水);东徙(向东迁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