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〈动〉
(形声。从舛,舛像两脚相对形。意为违背。囗声。韋是違的初字。本义:违背)同本义;
韦,相背也。……经传多以违为之。--《说文》
五音六律,依韦响昭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韦〈名>
熟皮,去毛熟治的皮革
兽皮之韦可以束枉。戾相违背,故借以为皮韦。按,熟曰韦,生曰革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韦,柔皮也。--《字林》
凡兵事韦弁服。--《周礼·司服》
韦藩木楗以过于朝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韦藩,韦蔽前后。”
乘韦先牛十二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又如:韦弁(古冠名。皮帽);韦柔(性格软弱);韦带(以韦皮为带,无饰,古代未仕者之服饰);韦裳(熟皮制的衣裳)
皮绳
无待韦弦。--《王文宪集序》。注:“韦,皮绳也。”
又如:韦布(韦带布衣;借指普通百姓);韦弦(皮绳和弓弦。前者柔韧,后者坚直,比喻缓急。也比喻箴规,矫治);韦编(古代用竹简写书,然后用韦皮编联起来,称为韦编。后世用为一般古籍的代称)
计算圆周的量词。通“围”
是日大风,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。--《汉书·成帝纪》
古国名,豕韦的简称。春秋时卫地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滑县境内
韦顾既伐,昆吾夏桀。--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姓。如:韦苏州之淡雅(指唐代诗人韦应物,他曾任苏州刺史,故称。他的诗,风格恬淡自然);韦驮(佛教守护之一);韦驮尊天(印度婆罗门所侍奉的天神)
韦伯的简称
傧<动>
(形声。从人,宾声。本义:接引客人)
同本义
傧,导也。--《说文》
字亦作擯。注:“出接宾曰摈。”
摈者,请期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:“在主人曰摈,在客曰介。”
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
若有祭祀、宾客、丧纪,则摈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内小臣》
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。--《周礼·秋官·司仪》。注:“出接宾曰摈,入诏礼曰相。”
又如:傧士(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);傧相(迎宾称傧,赞礼称相)
陈列,摆
傧尔笾豆。--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
通“摈”。排斥,抛弃
傧厥亲。--《逸周书》
诸儒生相与排傧,不容于齐。--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
通“宾”。尊敬
山川,所以傧鬼神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傧<名>
迎接客人的人
其摈于天子也。--《礼记·曲礼下》。疏:“摈,谓天子接宾客之人也。”
桓公令傧者延而上。--《管子·小问》
傧者以告列子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又如:傧相(婚礼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)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