驷<名>
(形声。从马,四声。本义: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。或驾四马之车)
同本义
驷,马一乘也。--《说文》。徐锴曰:“四马也。”
驷,四马一乘也。--《玉篇》
驷介旁旁。--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
结驷千乘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齐景公有马千驷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齐王闻之,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,文东二驷,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上驷(最好的驾四马之车);驷牡(同驾一车的四匹公马);驷马之门(能容驷马高车通过的大门。借指显贵);驷介(由四匹披甲战马拉的车);驷铁(驾一车的四匹赤黑马);驷骊(驾一车的四匹深黑色马);驷骐(架一车的四匹骐马);驷车(驷马所拉之车);驷盖(驷车);驷黄(驾一车的四匹黄骍马)
马
三年之丧,二十五月而毕。若驷之过隙,然而遂之,则是无穷也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古星名。亦作“天驷”、“天龙”
月在天驷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又如:驷房(房星)
驷不及舌
话说出后,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,指说话应当慎重
子贡曰:“惜乎!夫子之说君子也,驷不及舌。”--《论语·颜渊》
驷马
拉一辆车的四匹马
棋<名>
(形声。从木,其声。本义: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)同本义
棊,博棊也。--《说文》
五簙或谓之棊。--《方言》
故行棊者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》。注:“谓六博也。”
休与之山,其上有石焉,名曰帝台之棋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。注;“博棋也。”
尧造围棊,以教子丹朱,或云舜以子商均愚,故作围棊教之。--《博物志》
山出棋置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棋枰(棋盘);棋子(一种干粮);象棋;国际象棋;围棋;跳棋
棋〈动〉
下棋。如:棋功(下棋造诣);棋仙(指棋艺高超,以弈棋为乐的人);棋名(棋艺卓越的名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