仕<动>
(会意。从人,从士。本义:做官)
同本义;
学而优则仕。--《论语·子张》
常经典籍为业,未遑仕进之事。--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
申子请仕其从兄官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不仕无义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乙先得举,登仕路,闻甲落魄,笑不顾,交以绝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仕官(就任官职);仕途经济(通过“学而优则仕”的道路去做官);仕止(出仕或隐退);仕路(升官之路)
通“事”。从事;做事
滔滔江、汉,南国之纪;尽瘁以仕,宁莫我有。--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学习政事,见习试用
仕,学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古义宦训仕,仕训学。”。朱曰:“犹今言试用也。”
审察。检查x
弗躬弗亲,庶民弗信;弗问弗仕,勿罔君子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仕<名>
职位
或著显绩而婴时戮,或有大才而无贵仕,皆扬清风于上烈,垂令闻而不已。--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
通“士”。古代四民之一。指以道艺、武勇谋求仕进的人
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此非能仕之所耻也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有仕于此,而子悦之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又如:仕子(泛指文人、学子);仕林(士大夫阶层)
官宦,官员
仕女往住夜游。--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
又如:仕版(官员的花名册);仕户(官宦人家);仕子(有官职的人);仕籍(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。亦借指仕途,官场);仕门(仕宦之家);仕流(一般的官属);仕家(官宦之家);仕禄(官职,职务)
通“事”。事情;
增无易之仕。--王充《论衡》
中国象棋中的两个相同的子,位于“帅”的两旁。亦作“士”。如:撑仕;杀仕
姓
敢<形>
(会意。本义:勇敢,有胆量)同本义;
敢,进取也。--《说文》
敢,勇也。--《广雅》
信理遂惔谓之敢。--《贾子道术》
洁廉而果敢者也。--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》。注:“不忧不惧也。”
天下有中敢直其身。--《荀子·性恶》
刚毅勇敢不以伤人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袭与凌统俱为前部,各将敢死百人。--《三国志·董袭传》
于是平原君从之,得敢死之士三千人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又如:敢毅(勇敢刚毅);敢士(勇士);敢直(果敢正直);敢勇(果敢英勇);敢断(果敢决断)
敢〈动〉
有胆量做某种事情
乡之行劫缚者,侧目莫敢过其门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,遵汶之上,不敢左右,唯好之故。--《国语·吴语》
人不敢与忤视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人人自以为必死,然畏愬,莫敢违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又如:敢说;敢想;敢干;敢士(敢死之士);敢勇当先(勇于承担责任)
敢<副>
方∶莫非;大概;恐怕。如:敢不(说不定);敢此(莫非);敢莫是(莫非是,难道是);敢道(难道,莫不是);敢怕(恐怕,或许)
自然,当然。如:敢仔(当然,自然);敢仔好(敢情好;求之不得);敢只(当然)
谦词,自言冒昧
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,敢犒从者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:敢言;敢请;我敢预言;敢问(请问;相问)
岂敢;哪敢;'
奉事循公姥,进止敢自专?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感荷君子德,恍若乘朽栈。--韩愈《赠张籍》
先生之恩,生死而肉骨也,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大约
你子母二位敢未打火?--《水浒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