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<名>
(会意。从饣皂,饣声。本义:饭,饭食)
同本义,;
食,饣米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六谷之饭曰食。
掌王之食饮。--《周礼·膳夫》。注:“饭也。”
治其粮与其食。--《周礼·廪人》。注:“止居曰食。”
共王及后之六食。--《周礼·馔人》。注:“六谷之饭。”
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甘其食,美其服。--《老子》
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,无使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食非多品,器皿非满案,不敢会宾友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食次(酒菜和点心之类;食品);食店(饭店);食垒(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);食嗓(食道);食忌(饮食的禁忌);食官(古代掌管饮食的官);食膳(膳食,肴馔);食为民天(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)
粮食
籍兵乞食于西周。--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。注:“粮也。”
食太阴在卯穰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索隐:“谓谷也。”
食,谓农殖嘉谷,可食之物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口中食(吃的粮食);食地(可种粮食的田地)
食物的通称
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--《乐羊子妻》
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。--鲁迅《祝福》
又如:猪食;鸡食;猫食
食禄,俸禄'
君子谋道而不谋食。--《论语·卫灵公》
食墨亦简作“食”。龟卜的术语。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“食墨”,为吉兆
召伯相宅,卜惟洛食。--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亏损。后作“蚀”
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。--《史记》
特指日蚀或月蚀
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。--《易·丰》
三年春王二月,己巳,日有食之。--《左传·隐公三年经》
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,月食则修刑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食<动>
吃
食舍肉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长铗归来乎,食无鱼!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废寝忘食;以食食(豳??)人;食母;食以草具;吞食;食犬(专供食用的狗);食酒(饮酒);食茶(自己饮用的茶);食息(吃饭休息,泛指休息);食藿悬鹑(形容贫穷困苦);食饩(即“补廪”。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);食獐(吃獐子);食肉寝皮(食其肉而寝处其皮。形容痛恨之极)
靠着吃饭;赖以为生。引申为依赖、依靠;
尊为公侯,食邑万户。--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
又如:食力(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);食采(受纳采地的租税);食邑(卿大夫的封地。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,故称“食邑”,或称“采邑”);食俸(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。又称“食禄”);食加(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);食官(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);食租衣税(靠收税而生活);食职(靠职务所得而生活)
享受;受
居右,食嘉。--王充《论衡》
又如:自食其果;食征(享用税收);食德(享受先人的德泽);食报(受报答或受报应);食俸(享受俸禄)
垦耕
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。--《礼记·檀弓上》
又如:食力(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)
背弃诺言
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--《书·汤誓》
又如:食言而肥
接受,采纳
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。--《盐铁论》
祭献,享祀
哭汝既不闻汝言,奠汝又不见汝食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食监(官名。汉置。掌管晦时祭祀)
壮<形>
(形声。从士,爿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)
同本义;;
壮,大也。--《说文》
壮,健也。--《广雅》
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,或谓之壮。--《方言》
三十曰壮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壮士,赐之卮酒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右贤王惊,夜逃,独与其爱妾一人,壮骑数百驰。--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
男气壮力。--《逸周书》
壮哉我中国少年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三小姐长远勿见,好像壮仔点哉。--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
又如:壮浪(健壮);壮盛(强壮旺盛);壮勇(强壮而勇敢);壮武(强壮勇武);年轻力壮;兵强马壮;壮健(强壮,强健)
豪壮;豪迈
彼不知惧,而学壮语,此之不武,何能为也。--《晋书·谯刚王逊传》
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--杜甫《壮游》
又如:壮夫(豪壮之士,豪杰);壮思(豪壮的情思);壮情(豪壮的情怀、抱负);壮意(豪壮的意气)
勇壮
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
又如:壮武(勇壮,雄武);壮悍(勇壮强悍);壮毅(勇壮刚毅);壮辞(勇壮的言辞)
宏伟
克壮其犹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。--《史记·高祖纪》
又如:壮丽(雄伟华丽);壮制(宏伟的制作);壮图(伟大的志愿、计划)
坚实,坚牢
金绳铁索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--韩愈《石鼓歌》
壮<动>
增强
《唐史拾遗》曰:“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,不能下殿,上遣人掖出之。”王进谢罪曰:“臣以三斗壮胆,不觉至此。”--杜甫《饮中八仙歌·注》
又如:给他壮胆;壮声势
长成年,长大-
男女当壮,扶辇推舆,相赌树下,戏笑超距,终日不归。--《管子》
以…为壮美;赞赏
单于壮其本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何其壮也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甚可壮也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识者壮之。--《明史》
伤。通“戕”(楱溁??))
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--《易·姤》
韩安国壮趾,王恢兵首,彼若天命,此近人咎。--《汉书》
壮<名>
壮年。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
少壮不努力。--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比后壮乃问其母。(壮:成年。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。长大成人。)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灸法术语x
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
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
壮族的省称。原作“僮”
∶长大成人
诸子壮大,未能以有室家。--王安石《上执政书》
∶变得强大;使强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