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从口夕。本义:自己报出姓名;起名字)
同本义
名,自命也。--《说文》
黄帝正名百物。--《礼记·祭法》
名之曰幽厉。--《孟子》
名公器也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--《乐府诗集》
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名之者谁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自名“蟹壳青”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名品(辨明品级)
称说;说出
不能名其一处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:不可名状;莫名其妙;名状(形容描述)
出名,有名声'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--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以私人名义占有;
不名一钱。--王充《论衡》
通“明”。明白
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。--《老子·四十七章》
名<名>
名字;名称
请问名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
记百名以上书于策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
慎器与名。--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。注:“爵号也。”
大行受大名,细行受细名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--《木兰诗》
又如:名榜(名帖);名物(物品的名称及形状);名纸(名片);名象(泛指称谓、法制、器物等。名,指称;象,法象)
名门,名家。如:名胤(名门的后裔);名迹(名家的手迹);名画(名家的图画);名书(名家的墨迹)
名人,杰出的人。如:名彦(名人才士);名俊(俊杰,杰出的人);名场(名人聚会之所);名贤(名人贤士);名辈(名流)
名声,名誉,名望;;
故西门豹为邺令,名闻天下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名达于缙绅间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又如:名宿(有名誉、负众望的读书人);名实(声誉与真才。或指名称与实质);名体(声名与实才)。如:名父(指人父有名望);名分(名望和身分)
功业,功名。如:名心(求功名之心);名品(名位品级);名级(名位品级);名烈(功业);名业(功名业绩)
名义
名曰馆伴。(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。)--宋·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
又如:名分(名义);名田(以私名占有田地);名色(名义)
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。如:第三名
猗嗟名兮,美目清兮。--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
名<形>
有名的,著名的;名贵的-;
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。--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有仙则名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又如:名姝(著名的美女);名宿(有名的老前辈);名素(一向有名望的人);名族(著名的家族;名字姓氏);名花(名贵的花。俗称美女、名妓为名花);名贵(著名而显贵的人;贵重难得的器物);名都(著名的都市)
大的;
因名山升中于天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。注:“犹大也。”
环如因而赂一名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大也。”
又如:名山(大山);名川(大河);名藩(重要的大藩镇);名器(大器)
名<量>
用于人的数量。如:二十名工人;三十名学生
礼<动>
(会意。从示,从豊。“豊”是行礼之器,在字中也兼表字音。本义:举行仪礼,祭神求福)
同本义
禮,履也。所以事神致福也。--《说文》
脩五礼。--《虞书》。马注:“吉、凶、军、兵、嘉也。”
脩六礼以节民性。六礼:冠、昏、丧、祭、乡、相见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冠、婚、朝、聘、丧、祭、宾主、乡饮酒、军旅此之谓九礼。--《大戴礼记·本命》
邀见讲钧礼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设九宾礼于廷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礼神(祭神);礼祠(以礼祭祀);礼诵(礼佛诵经);礼佛(顶礼于佛;拜佛)
表示敬意;尊敬
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礼交(以礼相交接);礼待(以礼相待);礼陈(以礼陈说);礼新(礼待新来者)
礼拜,顶礼膜拜
暗与山僧别,低头礼白云。--李白《秋浦歌》
又如:礼揖(行礼作揖)
礼遇;厚待
礼天下之奇才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信而礼之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敬贤礼士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礼任(礼遇信任);礼异(特殊礼遇);礼案(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;亦作“乐案”。官妓乐籍档案)
礼<名>
礼节
礼节甚倨。(傲慢。)--《史记》
又如:军礼(军人的礼节);回礼(回答别人的敬礼);礼闱(指会试。因由礼部主持,故称);礼宪(礼仪和法令);礼检(指合乎礼仪的品行);礼职(指有关礼仪之职务);礼门(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);礼度(犹礼法。礼仪法度)
礼法;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,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、传统习惯
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又如:礼防(指礼法。谓礼之禁乱,犹防之止水);礼典(礼法);礼宗(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);礼则(礼法,礼制)
礼仪
卒廷见相如,毕礼而归之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丧礼;礼记(书名。西汉戴圣编,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);礼体(礼仪,体统);礼上(官员上任交替);礼装(礼衣;礼服)
礼物
及受礼,唯酒一斗、鹿肉一柈。--《晋书·陆纳传》
又如:财礼(彩礼。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);礼券(用以代礼物之券)
礼貌;;
则是无礼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轻而无礼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
无礼则脱。
秦则无礼。
礼文;礼书
儒以诗礼发冢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礼者,礼经也。--《礼记》注
又如:礼志(言礼之书);礼书(古代记礼法之书);礼传(指礼书);礼经(古代讲礼节的经典);礼学(礼经;礼书之家)
通“体”。身体
采葑采菲,无以下礼。--《韩诗外传·卷九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