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<动>
加入;
参水浸于盂内。--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
又如:参选(参加选拔);参纂(参加编纂)
参与(亦作“参予”“参豫”。预闻而参议其事)
与之参国政。--《晋书·唐彬传》
又如:参决(参与决定计划);参定(参与决定);参事(参与计议国事)
领悟;琢磨;
或者此时参悟了,也未可定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参悟(领悟);参禅(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。通过静心思虑,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“妙谛”)
检验x;
无参验而必之者,愚也。--《韩非子·显学》
进见,拜见(以一定的礼节进见)'
拜了佛祖金身,参了罗汉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参承(参拜侍候。表示恭敬);参请(参拜请教)
参考,参照(参考并对照)。如:参酌(参考衡量,以定取舍);参变(参考而有所变通)
弹劾,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
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。--《老残游记》
又如:参劾(纠弹官吏的失职);参奏(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)
参<名>
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
迁实沈于大厦,主参。--《左传》
又如:参横月落(天快亮);参井(参星与井星)
人参、党参的通称。多指人参。如:参茸
哈〈动〉
(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本义:以唇啜饮。同“歃”)
张口呼气。如:哈气(哈气,张口呼气);哈什(哈欠);哈哧(喷嚏)
哈<动>
身子略弯,以此表示礼貌(不及鞠躬郑重);。如:点头哈腰
哈 <名>
口
臾儿、易牙,淄渑之水合者,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;故圣人之论贤也,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。--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
哈〈叹〉
--表示满意、惊喜或赞叹。如:哈,丰收在望!哈,真有两下子;哈呀(叹词。表惊讶、惋惜)
哈〈象〉
笑声,表示得意或满意,大多叠用
黄檗哈哈大笑。--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
哈〈形〉
鱼很多的样子
哈,鱼多貌。--《玉篇》
马虎;。如:哈沓(糊涂;马虎);哈答(马虎;随便)
哈〈形〉
蠢;傻。如:哈话(傻话;丢人话);哈达(马虎,随便)
哈〈动〉
呵斥;
姐姐不用哈我,哈我我也是说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哈巴
方∶两膝外弯而行的样子
哈士蟆
即中国林蛙。产于中国东北的一种蛙,体长一般6―7厘米,背部土灰色至暗绿色,散布黄色及红色斑点,鼓膜处有一黑色三角斑,四肢有清晰的横纹,腹面乳白色,散有红色斑点,趾间有蹼,生活在阴湿之处,干燥体以及雌蛙输卵管干制品质块,即哈士蟆油,可用作强壮剂,又作“哈什蚂”,“哈什玛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