煕<动>
(形声,本义:曝晒;晒太阳)
同本义
熙,燥也。--《说文》
仰熙丹崖,俯澡绿水。--《文选·卢谌·赠刘琨》
振兴;兴起;
允厘百工,庶绩咸熙。--《书·尧典》
又如:熙朝(使朝廷兴隆);熙隆(兴盛,盛隆);熙国(振兴国家)
通“嬉”。嬉戏
王笑曰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。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臣不敢以死为熙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》
又如:熙游(游乐;游戏)砧
熙<形>
光明、明亮
熙,光也。--《尔雅》
于缉熙敬止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。注:“缉熙皆明也。”大学注:“缉熙,光明也。”
缉熙单厥心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熙,光也。”
呜呼圣皇及圣相,相与煊赫流淳熙。--李商隐《韩碑》
又如:熙皞(熙熙皞皞。光明祥和);熙天(明朗的天空);熙光(辉耀);熙焰(烈焰)
兴盛
熙朝之佚事,即衰世之危端。--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
又如:熙盛(兴隆);熙朝(兴盛的朝代)
和悦;
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。注::和乐之貌。”
又如:熙怡(和悦的样子);熙治(清明和乐的时代);熙笑(和悦地笑着)
通“禧”。幸福;吉祥;;
忽乘青玄,熙事备成。
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。--茅盾《子夜》
又如:熙恬(愉快安静);熙然(和乐的样子)
和暖;暖和
群山霭遐瞩,绿野布熙阳。--韦应物《扈亭西陂燕赏》
又如:熙阳(温暖的阳光)
陵〈名〉
(形声。从阜,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。夌声。本义:大土山)
同本义
陵,大阜也。--说文》
如山如阜,如冈如陵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殽有二陵焉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陵阜陆墐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
鸿渐于陵。--《易·渐卦》
古陵蔚起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
循陵而走。
又如:陵谷(山岭和深谷);陵谷变迁(高山深谷变换位置。比喻世事变化);陵丘(后高前低平的大丘);陵居(居住在高陵地区);陵隰(山陵和低湿之地);陵阿(山陵);陵衍(高而广的丘陵地)
引申指帝王陵墓
乐游原上望昭陵。--杜牧《将赴吴兴登乐游原》
乃强起扶杖,执图诣寺后,有古陵蔚起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举一滴可包陵谷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其南陵,其北陵;陵屋(帝王墓地的建筑);陵田(陵墓旁的田地);陵表(墓碑;墓表);陵户(看守帝王陵墓的人);陵寝;陵庙
山,山头;
故用兵之法,高陵勿向。--《孙子·军争》
山无陵,江水为竭。--《乐府诗集·鼓吹曲辞一》
姓。如:陵尹(复姓)
陵〈动〉
升,登
陵重巘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又如:陵云(升上云霄。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);陵霄(升上云霄。比喻志气高远。通凌云)
超越,逾越
陵水经地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又如:陵忽(超越;欺侮);陵架(超越其上);陵越(超越。也作凌越);凌迈(超越)
欺侮;欺压
在上位,不陵下。--《礼记》
为巡缴所陵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见陵之耻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修成子仲骄恣陵折,吏民皆患苦之。--《加急记·外戚世家》
又如:陵折(欺压,折辱);陵虐(欺侮虐待。也作凌虐);陵侮(欺侮)
日渐衰微
帝王之道,日以陵夷。--《汉书·成帝纪》
又如:陵夷(渐次衰颓。同陵迟);陵弛(渐次衰颓、废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