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<名>
(象形。象残肉日以晞之,与俎同意。本义:干肉)
同本义
昔,干肉也。--《说文》
假借为“昨。”从前;过去(与“今”相对);
二曰昔酒。--《周礼·酒正》。挚
昔之人无闻知。--《书·无逸》
自古在昔。--《诗·商颂·那》
昔者,圣王之作易也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昔栾武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昔人已乘黄鹤去。--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
昔自郡城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抚今追昔;今非昔比;今胜于昔;在昔(过去,从前);昔来(往日以来);昔士(古之贤人)
昨日
昔者疾,今日愈,如之何不吊?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。赵岐注:“昔者,昨天也。”
傍晚;
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七年》
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。--《史记·楚世家》
通“夕”。夜晚
通昔不寐矣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昔,夜也。--《广雅》
夏四月辛卯昔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七年》
昔昔梦为国君……昔昔梦为人仆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
为一昔之期。--《左传·哀公四年》
洪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共声。本义:大水)
同本义
洪,洚水也。--《说文》
汤汤洪水方割。--《书·尧典》
洪水芒芒。--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洪水横流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山洪;防洪;蓄洪;分洪;洪河(大河);洪峰
河道陡窄流急之处
定国既去逾月,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,追怀曩游,已为陈迹,喟然而叹。--宋·苏轼《百步洪》
徐州百步洪,吕梁上下二洪。--明·陆容《菽园杂记》
河流分道之处
东江木落水分洪,伐尽黄芦洲渚空。--宋·王安石《东江》诗
姓
洪〈形〉
大。与“小”相对;
洪波涌起。--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声如洪钟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洪烈(巨大的功绩);洪仁(胸怀宽广,仁义待人);洪范(大名;伟业);洪慈(洪恩)
中医名词。谓脉象浮而有力。如:洪芤(指脉博阳虚,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,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