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<名>
(会意。“尉”是“熨”的古字。表示用火熨烫缯布使之平展。本义:烫平衣服的火斗,熨斗)
同本义
尉,从上按下也。…持火以尉申缯也。--《说文》
火斗曰熨。--《通俗文》
又如:尉斗(藉热力烫平衣服的火斗)
中国古代官名。掌管军事。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
八月官尉。--《淮南子·时则》
将归死于尉氏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
忿恚尉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尉笞广。
尉挺剑。
夺而杀尉。
又如:尉侯(古代守边的都尉与伺敌的斥侯);尉律(汉律令为廷尉所掌管,故称“尉律”);尉廨(县尉的官署);尉史(汉代郡尉之属官)
军衔名()。在士之上,校之下。分上尉、中尉、少尉
官名。县官的副职-
赴饶之德兴尉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丞尉闻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陈明选代为尉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新尉陈明选。
尉<动>
“慰”的本字。安慰
所过并使劳尉。--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
所以尉荐走卒。--《汉书·胡建传》
又如:尉安(安抚);尉承(安尉侍奉);尉悦(欣慰);慰纳(安抚结纳);尉劳(慰劳);尉解(安慰宽解);尉荐(慰藉);尉藉(慰劳,抚慰)
纲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冈声。本义:提网的总绳)
同本义
纲,维紘绳也。--《说文》
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--《书·盘庚》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。笺:“张之为纲,理之为纪。”
四方之纲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
举其宏纲。--《书·序》
纪纲之仆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则是劳而难,引其纲则鱼已囊矣。--《韩非记·外储说右下》
又如:纲挈目张(犹纲举目张);纲提领挈(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)
事物的关键部分,事理的要领
为政贵当举纲。--《北史·源贺传》
然洽闻之士,宜撮纲要,揽华而食实,弃邪而采正。--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
熔则纲领昭畅。--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
法令为维纲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纲辖(朝廷中枢总要之职。唐、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);大纲(内容要点);一部两卷本的世界史纲
纲维;法度;。如:纲条(法纪);纲理(纲纪;法度);纲网(纲维;法度);纲宪(法纪;法度)
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大类,位于目之上,在现代分类中位于门或部之下,而在林奈分类法中为最高种类。如:鱼纲;鸟纲;哺乳纲
唐、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。如:茶纲;盐纲;纲盐(编队运送的大批食盐);纲运(成批运送大宗货物。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,分若干组,一组称一纲)
纲<动>
系束;
纲恶马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