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臷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
同本义
铁,黑金也。--《说文》
铁锁长三丈。--《墨子·备穴》
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铁冶(冶铁工场);铁山(产铁的矿山);铁石(铁与石;铁矿石);铁锡(铁和锡);铁砂(含铁的矿砂);铁炭(铁和炭);铁皮(铁的外层);铁精(纯铁)
铁制的器物
柄铁折叠环复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铁花(金属器物的光泽);铁戒尺(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);铁尺(铁戒尺;用来体罚的铁板子);铁锚(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);铁鼓(铁制的战鼓);铁绠(铁索,铁绳);铁牌(铁制的牌子);铁钵(铁制的钵。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);铁钩(铁制的钩子);铁箍(铁制的圆环,用以箍物。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,使不松开)
指兵器;。
如:铁蒺藜骨朵(古代的一种兵器,以铁或硬木制成,为一长棒,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);铁蒺藜(军用的铁制三角物,尖刺如蒺藜籽。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,阻碍人马、车辆行动);铁兵(铁制兵器);铁杖(铁制的棍棒);铁衣(用铁片制成的战衣)
赤黑色的马
乘玄路,驾铁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古丘名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
姓。
如:铁力(复姓);铁弗(复姓);铁伐(复姓)
铁<形>
黑色。
如:铁色(像铁的颜色。即铁灰色);铁骢(毛色青黑的马);铁骊(毛色青黑如铁的马);铁连钱(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);铁藓(黑色苔藓)
比喻坚固。
如:铁郭(形容外城坚固如铁);铁壁(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);铁纱帽(比喻稳固的官职);铁脚板(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);铁屋(比喻监狱)
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;。
如:铁石(比喻意志坚强刚毅);铁誓(坚定不二、至死不变的誓言);铁砚未穿(除非铁砚磨穿,所定志向决不动摇。比喻意志坚定,未达既定目的,决不改变);铁心肠(形容意志坚定,不为感情所动)
驳不倒的。
如:铁的事实
指食品∶油煎(炸)的。
如:铁雀
铁〈动〉
下决心;;。
如: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
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。
如:他总是铁着脸
河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:黄河)
同本义()
河,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--《说文》
导河积石。--《书·禹贡》
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三豕涉河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又如:河堧(黄河河边之地);河湟(黄河与湟水);河朔(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);河洛(黄河与洛水);河堑(黄河沿岸的壕沟)
河流的通称
南方无河也,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注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--杜甫《春望》
韩信钓河曲。--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
散作满河星。--清·查慎行《舟夜书所见》
河出伏流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鸡翼城河面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沿河施放。
又如:河次(河边);河浒(河边;河畔);河畔(河滨);河津(河流的渡口);河洲(河中可居的陆地)
天河,银河
秋河曙耿耿。--谢元晖《诗》。注:“天汉也。”
又如:河星(银河中的星星);河云(指银河)
指河洲,河滨。如:河津(河边的渡口);河澳(河边弯曲的地面);河润(指沿河湿润之地);河濆(河边,沿河的高地)
指河伯G。如:河公(河伯);河庭(河伯的住所)
指河图-。如:河纪(指河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