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〈形〉
(形声。小篆作字形。从口,庚声。本义:大话)
方∶同本义x;;
唐,大言也。--《说文》
荒唐之言。--《庄子·天下》
唐之为言荡荡也。--王充《论衡》
广大
平原唐其坛曼兮。--扬雄《甘泉赋》
又如:唐唐(广大;浩荡);唐皇(气势宏伟盛大)
在温室中生长的,人工培育的。如:唐花;唐窖
空;徒然;;。如:唐捐(虚耗;废弃;落空);唐劳(白白地劳动);唐丧(徒劳)
唐〈名〉
朝代名。唐朝
唐人尚未盛为之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刻唐贤今人诗赋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自唐显庆以来。--清·姚鼐
登泰山记》
备于唐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公元617年,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,次年隋亡,李渊在关中称帝,国号唐,都长安。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。共历二十帝,二百九十年。如:唐巾(唐代皇帝所戴的一种便帽,后土人亦常戴此种帽子);唐体(唐诗的体式风格);唐环(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);唐明皇(即唐玄宗);唐帽(唐巾。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。后来士人多用);唐三藏(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);唐家(唐朝)
传说中古帝尧政权的称号
唐虞之世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唐年(唐尧时代。借称太平盛世);唐风(唐尧的遗风);唐许(唐尧许由的并称);唐尧(古帝名。帝喾之子。初封于陶,号陶唐氏)
五代之一。公元923年,李存勖继后梁称帝,国号唐,史称后唐,也简称唐,历四帝,十三年,936年禅位后晋
五代时十国之一。公元937年李升于金陵称帝,国号唐,史称南唐。共历三帝,三十九年。975年,为宋所灭
古国名
相传为祁姓,尧的后代,在今山丁翼城西
周所建,姬姓,在今湖北省隋县镇,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
中国。唐盛时,声誉播及边疆与海外,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,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。如:唐人(中国人;唐代人);唐人街(外国有些城市中,华侨聚居的街或区域称为“唐人街”)
古代庙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
庙中路谓之唐。--《尔雅·释宫》
中唐有甓。--《诗·陈风·防有鹊巢》
场地,园地。如:唐园;唐圃
姓
威<名>
威力;威风;
威,畏也。--《说文》
威也者,力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
有而可畏谓之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严大国之威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秦王之威。
威天下不以兵革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威棱威乎邻国。--《汉书·李广传》
威振四海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为敛威去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威风杀气(威风恶煞;盛气凌人);威弧(很有威力的弧矢);威折(以威力使之折服);威服(以威力慑服);威柄(威权,权力);威畏(以威势使之畏服);威约(威势为人制约);威凌(以威势相欺凌);威绥(以威力使之安定)
尊严,威严
畏威保位。--《明史》
吏惮其威。
又如:威荣(尊严与荣华);威法(威严的法令);威神(尊严的神灵);威裕(威严和宽仁);威敬(有威严,令人敬重);威光(威严的光芒);威棱(声势威仪);威德(威严与恩德);威锋(威德);威权(威势与权力);威灵(声势威仪);威声(威严的名声);威神(威仪的神灵);威化(声威德化)
虐害。通“畏”
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--《老子》
刑罚。如:威威(处罚罪犯);威令(刑法或军政命令);威辟(重刑苛法)
古代军事编制单位
百户为“威”,设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所,每军百户曰威。--《南疆逸史》
威<形>
方∶漂亮的
楹联贴好了,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:“威不威?”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,大声说:“威呀”!--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
威<动>
畏惧。通“畏”
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--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
威,畏也,可畏惧也。--《释名·释言语》
见怀思威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震慑
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--《战国策》
教我先威众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