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汤
()∶水势浩大、水流很急的样子
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,隔河是清凉山。--《歌声》
∶广大貌;浩茫貌
心汤汤而谁告?魄寂寂而何语?--南朝梁·沈约《待罪江南思北归赋》
∶形容非常流利
别人拿上书去,汤汤的背了,号上书,正了字,好不省事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汤<名>
(形声。从水,昜声。本义:热水;开水)
同本义
汤,热水也。--《说文》
见不善如探汤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薪火水汤以济之。--《墨子·备梯》
日中如探汤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踔出汤中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王头随堕汤中。
分其汤肉葬之。
又如:汤羊(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);汤火(滚水与烈火);汤炭(滚水与炭火);汤婆子(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);汤浴(洗热水澡)
菜汤
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--唐·王建《新嫁娘》
又如:汤脚(剩汤);汤玉(汤饼);汤饭
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。如:汤粥(汤药和稀饭);汤散(汤药和散剂);汤引(药引子)
饮料。如:汤点(茶点);汤神(煮茶技艺高超的人);汤瓶(煮茶水用的瓶);汤茗(茶水)
汤池,护城河
金汤失险,车书共道。--《后汉书》
商朝的开国之君。又称成汤、成唐、武汤、武王、天乙等。如:汤武之道(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);汤鼎(商汤时所铸之鼎);汤刑(商汤制定的刑法);汤武(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)
古州名
唐置,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、朗高、鸿基之间的地区
唐勃海置,金废。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
山名
在北京市昌平县东,有大小二汤山。大汤山三峰并峙。小汤山南有温泉
在南京市东,有温泉,建有浴池,为疗养地
温泉。如:汤井(汤泉,温泉);汤殿(温泉浴室);汤池(温泉浴池)
姓
汤包
装有碎肉和卤汁的蒸包
汤池
―∶沸热的城池,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。形容城池防守严固
皆如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--《汉书·蒯通传》
汤池百步
∶温泉浴池;温泉
-∶热水浴池
汤池铁城
滚烫的池水与铁铸的城墙。形容城池坚固,难以攻克
汤匙
;餐具。舀汤的小勺
汤罐
-烧开水用的罐子
汤锅
'屠宰场用的煺毛的大锅;也指屠宰场
汤壶
-用来装上热水在被中取暖的扁壶,用陶瓷、铜合金制成
汤镬
滚开的水锅或油锅
当于汤煮之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.专指用滚汤水煮人的酷刑
臣请就汤镬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蒙斧钺汤镬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汤剂
中药剂,把中药加水熬出汤汁,除去药滓而成
汤面
带放有调味品汤汁的面条
汤婆子
-方∶见“汤壶”
汤勺
盛汤用的勺子
汤水
∶连汤带水的食物
;方∶开水或热水
∶资财;财产
戏子家有多大汤水弄这位奶奶家去!--《儒林外史》
汤头
因中药以汤剂居多,因此中药的配方被称作汤头
汤团
同“汤圆”
汤碗
盛汤的碗
汤显祖
X(1550―1616)中国明代戏曲作家、文学家。字义仍,号海若、清远道人,晚号若士。临川(今属江西)人,所居曰玉茗堂。著有传奇《紫箫记》、《紫钗记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南柯记》、《邯郸记》,诗文《玉茗堂四梦》、《玉茗堂文集》、《玉茗堂尺牍》、《赋》、《红泉逸草》、《问棘邮草》,小说《续虞初新志》
汤药
用水煎服的中药
汤圆
;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,一般有馅儿,煮熟带汤吃
宾<名>
(形声。从贝,冥(業溂?? )声。甲骨文字形,会意。上面象屋形,下面是“人”和“止”。表示客人来到屋下,即宾客到门。金文将“止”改为“贝”,小篆从之。王国维说:“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,乃后起之字。”本义:地位尊贵、受人尊敬的客人,贵客)
同本义;
賓,所敬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从貝者,宾礼必有贽。
宾者,接人以义者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
谋宾介。--《仪礼·乡饮礼》。注:“贤者为宾,其次为介,又其次为众宾。”
诸侯、诸伯、诸子、诸男之相为宾也。诸公之臣相为国客,是散文宾客通称,对称则宾尊而客卑,宾大而客小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--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宾出,主人拜送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相待如宾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众宾团坐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:来宾;宾鸿(大雁。因是侯鸟,往来守时,有如宾客,故称);宾东(雇员和东家);宾人(宾相;赞礼的人)
率土之宾,莫非王臣。--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
古州名。汉郁林郡地。唐贞观五年置宾州,亦曰安城郡。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。元初为宾州路,寻复为宾州。清属广西思恩府。今为宾阳县
姓
宾<动>
通“傧”。接引客人。用宾客的礼节相待。礼敬
宾于四门。--《书·舜典》。郑注:“宾,槟也。”
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--《书·尧典》
协其礼,宾而见之。--《周礼·大行之》
宾者以告列子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内史宾侯,北向而立。--《穆天子传六》。注:“宾侯,傧相。”
稍稍宾客其父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又如:宾天(旧指帝王死亡,后亦泛指尊者亡故);宾兴(宾贡。周代的选举法,自乡小学举拔贤能,以宾礼相对待,以升于国学;指乡试)
服从,归服
诸侯咸来宾从。--《史记·五帝本记》
又如:宾从(归顺,服从);宾服(臣服;服帖)
排斥;弃绝;
先生居山林,食芋栗,厌葱韭,以宾寡人,久矣夫!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