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<名>
(形声。小篆字形。从步,戌声。“步”有经历的意思。古音“岁、戌”迭韵。本义:岁星。即木星)
同本义
岁,木星也。--《说文》
岁在星纪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又如:岁君(太岁。古人称木星为太岁,认为冲犯它不吉利);岁次(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)
年的别称
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武留匈奴,凡十九岁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三岁贯汝,莫我肯顾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叔向曰:“与其死亡若何?《诗》曰:‘优哉游哉,聊以卒岁。’知也。”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
又如:岁祲(一年到头妖气弥漫);岁腊(年终祭祀祖先);岁考(年度考试);岁事(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);岁晏(岁暮,年尾);岁华(年华,岁月)
年龄
年十二岁,庄襄王死,政代为秦王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依新已五岁,转眼成人,汝其善抚之,使之肖我。--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是儿少秦武阳二岁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:三岁小孩;八十岁的老奶奶;两岁的牛儿正当年
岁月;时光
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--《论语·阳货》
那堪正漂泊,来日岁华新。--唐·孟浩然《除夜》
又如:岁光(岁月,光阴);岁华(时光)
年景,一年的农事收成;'
人死,则曰:“非我也,岁也。”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
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。--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
威后问使者曰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岁恶不入,请卖爵子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岁恶(岁凶。收成不好);岁登(年谷丰登);丰岁;歉岁;岁熟;岁稔(年成丰熟);岁丰(年谷丰收)
新年,一年之始。如:岁旦(正月初一日);岁朝(一年之始,即元旦);岁旦酒(新年所饮的酒);岁夕(除夕);岁仗(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)
德<动>
(形声。从彳,惪声。从“彳”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登高,攀登)
同本义
德,升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德车。--《易·剥》虞本。按,与剥庐对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顺德,亦本字。
感激
然则德我乎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通“得”。取得,获得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--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。--《墨子·节用上》
德〈名〉
道德,品行;;
德,德行。--《篇海类编》
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注
德何如可以王矣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六三德。正直、刚克、柔克也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德薄(德行浅薄);德望(品德与名誉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);德薄望浅(谦词。品德低下,名望轻微);德门(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);德誉(道德声誉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艺(道德与才艺);德操(道德操行)
恩惠;恩德;
是不敢倍德畔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。”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泽);德惠(德泽恩惠)
仁爱;善行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);德法(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);德厚(仁厚)
心意;。如:同心同德
福
百姓之德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