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<名>
(形声。从木,公声。本义:松科植物的总称)同本义
松,松木也。--《说文》
山有乔松。--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
如松茂矣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出户望南山,松生石上,剑在其背。--《搜神记·干将莫邪》
一般为常绿乔木,很少为灌木,树皮多为鳞片状,叶子针形,花单性,雌雄同株,结球果,卵圆形或圆锥形,有木质的鳞片,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。又如:松塔;松涛;松针;松脂;松亭(旁边有松树的亭子);松活(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、鹤、鹿、亭等形状,作为冥器,叫做松活);松肪(松脂);松扇(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);松钗(松树的枝叶);松腴(松脂);松花绿(亦作“松花”、“松绿”。偏黑的深绿色,墨绿);松篁(松树与竹子)
松<形>
发乱;乱发貌
首蓬松以半散,支棘瘠而枯踈。--唐·陆龟蒙《自怜赋》
不紧;
蜂须蝉翅薄松松,浮动搔头似有风。--唐·王建《宫词》
又如:松宽(亦作宽松。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,放松);松松爽爽(轻松爽快);松怠怠(赖散的样子);松通(宽松,放宽)
不坚实;。如:松脆;这点心松脆可口
经济宽裕。如:“手头松”;松通(舒散,流通,宽裕)
不中用
有这等一个松驸马。--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》
慢。围棋术语
松,慢也。棋家取其玲珑透空,疏而不漏之谓也。--宋·徐铉《围棋义例》
松<名>
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。如:肉松;鱼松;鸡松
松<动>
使松弛。如:松松螺丝;松帆
芬〈名〉
(会意。从艸,从分,分亦声。本义:香气)
同本义
芬,草初生其香分布也。--《说文》
芬,芬香也。--《广雅》
天地之行分、苦味也。--《春秋繁露》
苾苾芬芬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芬馥肸蚃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
芳菲菲而难亏兮,芬至今犹未沬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又如:芬苾(芳香);芬烈(香气郁烈);芬郁(香气浓郁;亦谓芳香和腐臭)。使感到芬芳
至其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特别好闻的香气
流芬赋采,风靡云旋。--潘岳《芙蓉赋》
比喻盛德或美名;
扬芬千载之上。--《晋书·桓彝传》
又如:扬芬千载(扬名千年);芬烈(喻功业盛美)
通“粉”。米细末,化妆用的粉末
五隐之状,黑土黑苔,青怵以肥,芬然若灰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
芬〈形〉
和,和好
芬,和也。--《方言十三》
又如:芬芗(和调)
通“纷”。乱,杂
乘玄四龙,回驰北行,羽旄殷盛,芬哉芒芒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又如:芬芬(纷纷。杂乱的样子)
通“坟”。隆起的样子-
五壤之状,芬然若泽、若屯土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