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<动>
(形声。从辵,术声。本义:遵循)
同本义
述,循也。--《说文》
报我不述。--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遂述命曰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又如:述遵(遵循);述旧(遵行旧规);述祖(遵循祖训)
陈述,记叙;;
识礼乐之文者能述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小有述职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--《孟子》
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,曰:“吾师肺肝,皆铁石所铸造也。”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成述其异,宰不信。试与他虫斗,虫尽靡。又试之鸡,果如成言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综述(综合叙述);口述;重述一遍;述知(陈述;告诉);述事(陈述事理);述载(陈述记载);述圣(陈述圣人之道);述历(一一陈述);述而不作(传述先哲的理论,不再自创新意)
传述;传承;阐述前人成说
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又如:述宣(继承和发扬);述修(修治;修明);述附(承袭)
述<名>
泛指叙述的文字
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,其才学足以著书。--三国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
又如:述作(著作);述撰(撰述;著作);述制(记述;著作);述造(著作)
慈<动>
(形声。从心,兹声。本义:慈爱)
同本义;;
慈,爱也。--《说文》
尧不慈舜不孝。--《庄子·盗跖》
夫慈者不忍,而惠者好与也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一曰慈幼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爱幼少也。”
慈和遍服曰顺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。服注:“上爱下曰慈。”
其次为慈母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慈母知其嗜欲者也。”
慈者,父母之高行也。--《管子·形势解》
亲爱利子谓之慈,恻隐怜人谓之慈。--《贾子道术》
父母威严而有慈,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。--《颜氏家训》
又如:慈幼(慈爱幼儿);慈亲(慈爱双亲);慈泪(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)
对父母孝敬奉养'
慈以旨甘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爱敬进之也。”
虽孝子慈孙。--《孟子》
不慈孝于父母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
事亲则慈孝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又如:慈良(孝顺);慈孝(孝敬);慈命(对尊上命令的敬称)
佛教用语。佛、菩萨爱护众生,给予欢乐称为慈。如:慈光(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);慈悲;慈航(佛、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,如航船之济众,使脱离生死苦海)
慈<形>
和气,善良;。如:慈父(慈祥的父亲);慈容(慈祥和蔼的容颜);慈颜(慈祥和蔼的容颜);慈明(犹慈光);慈景(犹慈颜)
慈<名>
慈母的省称。如:慈旨(慈母的教诲);慈教(慈母的教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