淑<形>
(形声。从水,叔声。本义:水清澈)
同本义
淑,清湛也。--《说文》
其何能淑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按,清也。
又如:淑淑(清净);淑清(明朗;纯净);淑然(清纯的样子)
“淑”假借为“俶”。善良;美好-
遇人之不淑矣。--《诗·王风·中谷有蓷》
淑人君子。--《诗·曹风·鳲鸠》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淑,善也。--《尔雅》
有私淑艾者。--《孟子》
九侯淑女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未获至论之淑真也。--《潜夫论·论荣》
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淑艾(美好;善良);淑人(心地善良之人;明清对三品官之妻的封号);淑慎(美善而敬慎);淑懿(美善;良善);淑景(美景);淑媛(美好善良的女子);淑慝(好坏;善恶);淑女(悠闲洁净的女子);帝王对高官家属的一种封号;淑士(淑人,善人);淑尤(特别美善);淑化(良善的风尚)
美丽;
淑好之人,戚施之所妒也。--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
又如:淑貌(美丽的容貌);淑姿(优美的姿态容貌);淑尤(优美出众,美善过人);淑丽(犹淑美。贤淑美丽);淑美(美丽贤淑);淑令(美丽);淑好(美丽)
汪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王声。本义:深广的样子)
同本义
汪,深广也。--《说文》
汪是土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大貌。”
泽汪濊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汪汪若千顷陂。--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
又如:汪波(盈盈水波);汪汪(水宽广的样子);汪浵(水深的样子);汪流(水深的样子);汪然(深广的样子);汪茫(气势广大的样子;广阔无边的样子);汪翔(广博)
泪汪汪的,含泪多的。如:汪浪(泪流不止的样子);汪然(形容泪多的样子);汪漾(泪多的样子)
弯曲的
曲则全,汪则正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汪〈名〉
池。指污浊的小水坑
渟水曰汪。--《通俗文》
尸之周氏之汪。--《左传·桓公十五年》
又如:汪坑(水坑,池沼)
古地名。故地约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境
伐秦,取汪及彭衙而还。--《左传》
姓
汪〈动〉
液体聚集在一起();。如:汤里汪着油
汪〈象〉
狗叫声
汪的一口,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。--《西游记》
汪〈量〉
用于液体;。如:一汪儿水;一汪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