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<名>
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“止”上加三个圆点,表三十年;止,到此为止。本义:三十年)
同本义
世,三十年为一世。--《说文》
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
父子相继为世。一代(古礼规定,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,产生新一代)
父子相代为一世。--《字汇》
世室世世不毁也。--《公羊传·文公十三年》
世相朝也。--《周礼·大行人》
昔我先王世后稷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世功(累代的功绩);世世(代代);世治(世世代代地统治);世济(世代继承);世卿(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);世职(父子相袭的官职);世爵(世代继承爵位);世谱(世系家谱);世将(世代为将);祖传世医
一生;一辈子;
负刍必以魏,殁世事秦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,为天下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今生今世;尘世;来世;出世;入世;永世不忘
人世,世间;世界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--唐·韩愈《马说》
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又如:一世之雄;举世闻名;世故;世尊(佛祖。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);世涂(光天化日之下;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);世界路上(人世交际场中);世外桃源
时代;朝代;;
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近世;治世;浊世;盛世;乱世;先世;世屯(时世艰难);世务(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)
岁;年
志国三世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世之有饥穰,天之行也。--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世远事乖(年代久远,事情不顺)
地质年代的划分,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。如:古新世
世俗
龙德而隐者也,不易乎世。--《易·乾》
后嗣;后人
卫瑞木叔者,子贡之世也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又如:后世;官人以世(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)
家世
陵不引决,忝世灭姓。--《汉书》
世族
以族论罪,以世举贵,虽欲无乱,得乎哉?--《荀子·君子》
又如:世家子弟(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);世家军籍(世代都是军人);世胄(贵族后裔;泛指门第高、世代做官的人家)
姓
世<形>
有世交关系,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
世先生同在桑梓,一向有失亲近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世先生(对世交的尊称);世侄;世台(对世交晚辈的尊称);世伯(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);世叔(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);世翁(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)
指嫡长
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。--《尔雅》
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。故世子亦曰大子。--《释名》
卫世叔仪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通“太”。大的
滀乎进我色也,与乎止我德也;厉乎其似世乎!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又如:世利(大大有利于)
世<副>
既然,已经
小子世来你家,大姐不要说闲话。--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
从来;终归
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。--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永远;;
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,度你到西方…,世脱下皮囊。--元·李寿卿《度翠柳》
志<名>
(形声。从心,士声。战国文字,从心之,之亦声。意为心愿所往。本义:志气,意愿:心之所向,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)
同本义
志,意也。--《说文》
志,德义之府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夫志,气之帅也。--《孟子》
在心为志。--《毛诗序》
思虑为志。--《春秋·说题辞》
志者,臧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志者,欲之使也。--《鬼谷子·阴府》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父在观其志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小子安知壮士志哉!--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又曰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”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身将老寂寞,志欲死闲暇。--唐·韩愈《县斋有怀》
又如:志志诚诚(真心实意);志局(意志和器量);志干(意志坚强);志意(意志);志坚如钢;有志者事竟成;志分(志向与才分);志虑(志向思虑);志抱(志向和抱负);志尚(志向;理想);志况(志趣);志好(志趣好尚);志略(志气谋略);志局(志气器量);志介(志气和节操);志高气扬(志气高昂而自得)
记事的文章;。如:风土志;志乘(志书)
心情
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
又如:志情(心情);志意(志愿;思想;精神);志识(思想意识;见解);志度(气度);志思(情志,怀抱)
神志
罔兮不乐,怅然失志。--《神女赋》
通“帜”。旗帜
卫宫设兵张旗志。--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
沛公以周昌为职志。--《史记·张丞相传》。索隐:“志,旗帜也。”
不用麾志,举矛为行伍。--《华阳国志》
皮肤上生的班痕。后作“痣”
约左目重瞳子,腰有紫志。--《梁书》
志<动>
有志;立志;专心
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又如:志于学(专心求学);志道(有志于道);志古(笃信古道)
记着
疆志而用命。--《国语·晋语七》
一经目辄志于心。--《新唐书·褚亮传》
博闻彊志。(知识广博,记诵的事多。闻,学识。彊,同“强”。志,记。)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永志不忘
向慕
老生惜岁月,烈士志功名。--陆游《感秋》
记载,记录
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。释文:“志,记也。”
掌天星,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。--《周礼·春官·保章氏》
就是张华的《博物志》,也不过志其一二。--《醒世恒言》
又如:志书(记事的书);志乘(记载历史的书);杂志
叙述
汝将行,盍志而子美德乎?--《荀子·尧问》
志<动>
(形声。言形志声。本义:记忆)
同本义;
誌,记誌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誌,记也。--《字诂》
亮少警敏,博见图史,一经目辄志于心。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志而不忘(牢记心中,永远不会忘怀)
记录;
太古之事灭矣,孰志之哉?--《列子》
又如:志异(记载奇异之事);志怪(记载怪异之事);志记(史书中的志和记)
做记号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又
寻向所志。
志<名>
标记;记号;
襄阳土俗,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。--《南齐书·韩孙伯传》
又如:志桩(刻有尺度的木桩)
记事的文章或书籍。如:墓志;地方志;志表(墓表);志铭(墓志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