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<量>
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,
十斗为一石。--《说苑·辨物》
关石和钧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今之斛也。”
一石沙,几斤重,朝载暮载将何用?--唐·白居易《官牛》
重量单位,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
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。--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重不过石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百二十斤也。”
方∶面积单位,用以计量土地。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:有以十亩为一石的,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。如:他家有两石田
石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右象岩角,左象石块。“石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山石)
同本义
石,山石也。在厂之下,口象形。--《说文》
它山之石。--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
山体曰石。--《释名》
介于石。--《易·豫》
艮为小石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原声石。--《周礼·典同》
慈石召铁或引之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
大夫有石材,庶人有石承。--《书·大传》。注:“石材,柱下质;石承,当柱下而已。”
吾师肺肝,皆铁石所铸造也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又如:石田(石多不可耕种的田,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);石髓(钟乳石);石头记(《红楼梦》之本名);石头城(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,简称“石城”。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);石子甬路(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);石桥三港(三孔的石桥。港:桥下的涵洞);石灰布袋(比喻到处生事、惹祸,留下不好影响的人)
石刻,碑碣
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,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石牛(石雕之牛);石人,石像(石雕的人像);石鲸(石雕的鲸鱼);石璧(石雕的璧);石驼(石刻的骆驼);石犀(石刻的犀牛);石本(石刻的拓本);石碣(圆顶的石碑);石铭(刻有文字的碑石)
指矿物类药物。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
禁芳草石药。--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注:“石药,英乳也。”
又如:石水(矿泉水,亦泛指泉水);石肝(一种矿石,可作美容药服用);石药(指矿物类药物)
石磬,古乐器名,八音之一
歌梁韵金石,舞地委兰麝。--宋·黄庭坚《寄陈适用》
古针,古代的医疗用具
石之则狂。--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注:“以石针开破之。”
扁鹊怒而投其石。--《战国策》
“结石”的省称。如:胆石;排石
姓
石<形>
硬;坚固
沉而石者,是肾气内著也。--《素问》
又如:石心(喻指坚定的意志);石交(交谊牢固的朋友);石骨(坚硬的岩石);石镫(坚固的铠甲)
通“硕”。大
时奇谲之士、石画之臣甚众。--《汉书·匈奴传》
无石师而能言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石者,大也。--《汉书·律历志》
福〈名〉
(形声。从示,“畐”声。声符亦兼表字义。“畐”,本象形,是“腹”字的初文,上象人首,“田”象腹部之形。腹中的“十”符,表示充满之义,则“畐”有腹满义。“福”“富”互训,以明家富则有福。本义:福气,福运。与“祸”相对)
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。与“祸”相对;
福,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本作祜也。
安利之谓福。--贾谊《道德说》
师其类者谓之福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福者,备也。备者,百顺之名也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受茲介福。--《易·晋》
万福来求。--《诗·小雅·桑扈》
降福既多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全寿富贵之谓福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--《老子》
又如:福泽(福分;福气);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(好事不多,祸事不少。特指接连遇到不幸);福缘(福气);福寿(幸福长寿)
祭祀用的酒肉
为人祭曰致福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凡祭祀之致福者。--《周礼·膳夫》。注:“谓诸臣祭祀。进其余肉,归祚于王。”
又如:福礼(祭祀用的供品);福酒(祭过神明的酒);福食(供祀神用的食物);福脯(祭祀用的干肉)
用于书信中,表示良好祝愿。如:福安;福体;福躬(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。指安吉的身体)
姓
福〈动〉
赐福,保佑
亦其福女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又如:福田(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,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);福柄(指作威作福的权力);福神(能赐人幸福的神灵);福善祸淫(赐福给为善的人,降祸给作恶的人)
亦作“拂”。行礼。上身稍微前倾,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
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,忙上来陪着笑,福了几福。--《红楼梦》
通“副”。相称,符合;
邦福重宝,闻于傍乡。--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
仰福帝居,阳曜阴藏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又如:福德(符合道德准则);福望(符合众人的愿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