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<形>
(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:通达事理)
同本义
圣,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:耳顺之谓圣。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。
听信之谓圣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睿作圣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传:“于事无不通谓之圣。”
母氏圣善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,其所谓忠者不忠,而所谓贤者不贤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圣功(神灵的功力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);圣意(神灵的旨意);圣明(英明)
聪明;才智胜人
圣人莫之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是故圣愈圣,愚益愚。--韩愈《师说》
又如:圣相(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);圣童(智力特优的儿童);圣通(圣明通达);圣智(亦作“圣知”。聪明睿智,无所不通);圣善(聪明贤良);圣时(圣明之时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)
神圣的。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。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;;
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圣虑(帝王的思虑);圣裁(皇上的决定;皇帝的裁决);圣治(皇帝的治理);圣眷(皇帝的爱护);圣聪(帝王的听闻);圣朝无阙事(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);圣寿节(皇帝诞辰纪念日);圣眷隆重(皇帝的深切关怀);圣驾(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);圣鉴(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);圣子神孙(称皇帝的子孙)
刁钻;精灵、乖觉或敏锐、迅速之意。如:圣觉(犹灵感);圣得知(谓迅速灵敏地知道)
圣<名>
精通一事,对某门学问、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。如:棋圣;诗圣
圣人。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;
或圣或否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圣曹(神圣之辈);圣贤(指神佛);圣讳(圣人的名讳);圣经(圣人的经典);圣文(指圣人的文章典籍);圣心(圣人的心怀);圣臣(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);圣法、圣制(古代圣人的法则);圣则(圣人所定的法则);圣轨(圣人的规范);圣神(泛称古代的圣人)
指传说中的神仙等。如:圣诞(泛指神、仙、佛、菩萨的生日);圣贤爷(天上的神灵);圣姑(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);圣女(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;女神)
神通。如:斗圣;显圣
清酒的代称。亦泛指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,简称“圣”。如:圣贤
古之王天下者。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
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,其法皆不同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圣父(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);圣主(对当代皇帝的尊称);圣帝(犹圣主、圣君);圣皇(对皇帝的尊称);圣国(称皇帝)
什么
表示询问某人、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
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
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
告诉我你在找什么
虚指,表示不肯定的事物
闻到一种什么花香
表示否定
他算什么,你竟挂念他
表示责难
你笑什么?
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
这是爬行动物、两栖动物,还是别的什么东西
表示惊讶或激动
什么,不吃早餐啦!
∶一切事物
无论大地--生育一切的母亲--出产什么
∶用在“也”前,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无例外
他什么也不怕
∶用在“都”前,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无例外
只要认真学,什么都能学会
什么的
用在一个词组或并列的几个词组后面表示“…之类”的意思
他就喜欢看小说什么的
什么人
谁,哪个人或哪些人。用来问明是哪一个人或哪些人
查明他是什么人
表示询问某人的个性、职业、地位或作用
你认为我是什么人,是傻瓜吗?
∶表示询问某人的身份
不过是据说如此吗?什么人在这样说
什么时候
何时
问他那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
什么事
,∶一切事物
不管发生什么事
∶表示应答呼唤
“服务员!”“什么事,先生?”
什么意思
表示惊讶或困惑
你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
什<数>
(会意。从人十。十亦声。本义:“什”是集体的十)
同本义
什,相什保也。--《说文》
会其什伍。--《周礼·官正》。注:“五人为伍,二五为十。”
军旅什伍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。注:“士卒部曲也。”
十夫为什。--《周书·大聚》
十家为什。--《管子·立政》
纷披风什。--《文选·沈约·谢灵运传》。注:“诗每十篇同卷,故曰什也。”
王以师友处之,每有文什,必令润色,然后示人。--《北史》
尝以什倍之地,百万之众,叩关而攻秦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指《诗》的“雅”、“颂”大都以十篇为一“什”。又如:什长(古代军队十人为什,其头头叫“什长”);什伍(五人为伍,十人为什,称什伍。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);什吏(什长);什伯(古代兵制,十人为什,百人为伯。因以“什伯”泛指军队基层队伍)
十倍
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。--《老子》
或相倍蓰,或相什百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(五倍为蓰)
天所不飨,什倍于前。--《汉书·谷永传》
又如:什袭
十成,十分,十分之几(古人称“什几”)
其实皆什一也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会天寒,士卒堕指者什二三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逐什二以为务。--《史记·苏秦传》
以为能相通者什九,不者什一。--徐光君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:什一(十分之一;十分税一;以十博一);什二(十分之二);什九(十分之九。指绝大多数)
指书篇(古时诗文以十篇为一卷)。如:篇什;雅什
什<名>
姓
什<形>
杂;多种的
什,聚也,杂也。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。--《三苍》
作什器于寿邱。--《史记·五帝纪》。索引:“人家常用之器非一,故以十为数,犹今云什物也。”
军资什物,不曾遗弃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什具(各种日用器具);什面(世面。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)
什件儿
∶鸡或其它鸟的可食内脏;尤指砂囊、肝脏、心脏
炒什件儿
x方∶箱柜、马车、刀剑等上面所附的金属饰物
什锦
;多种花样的或多种原料制成的食品
什锦饼干
素什锦
什器
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。古称任器
什物
;泛指日常应用的衣物及零碎用品
在一个深夜里,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,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;人们都睡觉了,连我的女人和孩子。--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
什袭
.()原指把物品一层层地包起来,后形容珍重地收藏
什袭而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