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<形>
(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:通达事理)
同本义
圣,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:耳顺之谓圣。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。
听信之谓圣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睿作圣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传:“于事无不通谓之圣。”
母氏圣善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,其所谓忠者不忠,而所谓贤者不贤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圣功(神灵的功力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);圣意(神灵的旨意);圣明(英明)
聪明;才智胜人
圣人莫之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是故圣愈圣,愚益愚。--韩愈《师说》
又如:圣相(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);圣童(智力特优的儿童);圣通(圣明通达);圣智(亦作“圣知”。聪明睿智,无所不通);圣善(聪明贤良);圣时(圣明之时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)
神圣的。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。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;;
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圣虑(帝王的思虑);圣裁(皇上的决定;皇帝的裁决);圣治(皇帝的治理);圣眷(皇帝的爱护);圣聪(帝王的听闻);圣朝无阙事(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);圣寿节(皇帝诞辰纪念日);圣眷隆重(皇帝的深切关怀);圣驾(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);圣鉴(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);圣子神孙(称皇帝的子孙)
刁钻;精灵、乖觉或敏锐、迅速之意。如:圣觉(犹灵感);圣得知(谓迅速灵敏地知道)
圣<名>
精通一事,对某门学问、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。如:棋圣;诗圣
圣人。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;
或圣或否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圣曹(神圣之辈);圣贤(指神佛);圣讳(圣人的名讳);圣经(圣人的经典);圣文(指圣人的文章典籍);圣心(圣人的心怀);圣臣(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);圣法、圣制(古代圣人的法则);圣则(圣人所定的法则);圣轨(圣人的规范);圣神(泛称古代的圣人)
指传说中的神仙等。如:圣诞(泛指神、仙、佛、菩萨的生日);圣贤爷(天上的神灵);圣姑(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);圣女(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;女神)
神通。如:斗圣;显圣
清酒的代称。亦泛指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,简称“圣”。如:圣贤
古之王天下者。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
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,其法皆不同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圣父(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);圣主(对当代皇帝的尊称);圣帝(犹圣主、圣君);圣皇(对皇帝的尊称);圣国(称皇帝)
都<副>
全部
表示全部包括在内
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--姜夔《扬州慢》
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你的话并不都对;都子(乞丐);都把势(总头目)
跟“是”字合用,说明理由。如:都是你老磨蹭,害得我们来晚了
用来加强语气,表示某事物极端的、异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。如:今天天气真怪,中午比早晨都冷
表示已经。如:茶都凉了,赶快喝吧!
都<名>
(形声。从邑,者声。从“邑”,表示与城市有关。本义:建有宗庙的城邑)
同本义,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,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,没有的叫邑
都,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。--《说文》
距闰王百里为都。--《周礼》
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,无曰邑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田畴秽,都邑露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又如:都鄙(旧时天子宗亲及公卿大夫的采邑);都家(周王朝分封给子弟及公卿大夫的采邑);都亭(都邑中的传舍);都甸(都邑郊外之地)
邦国的都城,国都
国都曰都,都者,国君所居,人所都会也。--《释名》
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秋九月,权迁都建业。--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
都门帐饮无绪。--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
又如:奠都;定都;故都;国都;京都(旧时称国都);旧都(故都);迁都;行都(旧时指临时的首都);都下(京都之下。即京城);都内(京城内的府库);都邑(首都);都辇(京师);都畿(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)
引申为城市
傅之其人,通邑大都。--王安石《报任安书》
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都道(都城的街道);都阃(都市郭门。引申为守卫城市的统帅。阃:门坎);都庄(都城的大道)
周代王室子弟及三公的封地、采地;
凡造都鄙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都鄙,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,其界曰都。鄙所居也。”
邦都之赋。--《周礼·大宰》。注:“四郊去国百里,邦甸二百里,家削三百里,邦县四百里;邦都五百里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又如:都鄙,都家(周公卿、大夫、王子弟的采邑,封地)
国家或帝国的行政区域或行政分区。明、清时基层行政区划是图,图下分十庄,图有地保;图上设都,相当于区或乡;
族长严振先,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,平日最怕严大老官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头目,首领。如:都老(岭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之称);都长(唐末帝王侍卫军的首长);都纂(总编纂);都鬼(迷信说法,阴间鬼的头领);都判官(迷信说法,阴间主管生死簿的官)
唐、五代宋初军队编制单位,以百人或千人为都。如:都伯(统领百人的军官);都排(百人长。都是军队编制名称,唐和五代,都为千人,宋时缩为百人);都司(绿旗兵中的营级武官,正四品);都尉(官名。系汉代辅助郡守掌管军事的官员)
吏的俗称。如:都护(官名);都监(官名);都府(中央所属各部、府的长官);都校(五代时武官名);都将(后魏铸钱官);都统制(官名。南宋建炎元年始置);都察院(明清时最高监察机构);都老爷(清朝对都察院的给事中,御史的口头称呼);都头(州县的捕盗头目;总头目);都知(客店或酒店的管事人员)
都<动>
建都
据天下之雄图,都六合之上游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聚集
都,凡也。--《广雅·释训》
都部者,都统其众也。--《后汉书·齐武王縯传》注
水泽所聚谓之都。--《水经注·水文注》
顷择其遗文,都为一集。--《文选·与吴质书》
又如:都居(水积聚的地方);都场(聚会的地方);都泽(水流汇聚的草泽地带)
率领。如:都督(统率,率领);都部(统率兵众)
都<形>
美好的样子
身长八尺,仪貌都雅。--《三国志·孙韶传》
不见于子都。--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。传:“世之美好者也。”
妻子衣服丽都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都冶(美艳的样子);都雅(优美文雅的样子);都长(指人美貌而性情温厚);都鄙(文雅与卑陋)
大
军惊而怀都舍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都匠(大匠);都酿(大的酿造作坊);都坑(公共厕所);都灶(蒸炊用的大灶)
都<副>
统统,完全
都,凡也。--《广雅·释训》
又如:都齐(完全,统统);都数(总数);都领(总领,总管);都邮(古指邮驿总站);都来(统统;总共;总计);都凡(总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