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,虫以鸣秋,借以表达“秋天”的概念。另一写法,是蟋蟀形下加“火”字,表示秋天禾谷熟,似火灼。籀文又添加“禾”旁。本义:收成,成熟的庄稼)
同本义;
秋,禾谷熟也。--《说文》
秋为白藏。又,秋为收成。--《尔雅》
秋者,少阴之选也。--《春秋繁露·官制象无篇》
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,熟为秋,故麦以孟夏为秋。--《月令章句》
处处田畴尽有秋。--宋·范成大《颜桥道中》
收过了秋,天气一凉,病就重起来。--赵树理《福贵》
又如:麦秋(收割麦子的时候);秋麦(成熟的禾稼);秋禾(秋熟的谷物);秋成(指秋天成熟的庄稼);秋苗(也称秋税。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);秋实(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);秋登(秋季谷物成熟)
秋季。四季中的第三季,即八月、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
秋以为期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
发迹入四明,梯空上秋旻。--韩愈《送惠师》
又如:秋场(秋试。明清科举考试制度,每三年的秋季,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,中试者为举人);秋狝冬狩(秋天打猎称“秋狝”,冬天打猎叫“冬狩”);秋粮(秋季征收的田赋);秋荐(秋场);秋零(秋气肃杀,景物凋零);秋叶(秋天的落叶);秋严(秋气肃杀);秋黄(草木至秋而枯黄,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)
年
上与梁王燕饮,尝从容言曰:“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。”--《史记》
指某一时期、某一时刻
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效命之秋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不问之秋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千秋(很长久的时间);秋丁(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)
姓
秋〈形〉
悲愁
秋之为言愁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
又如:秋士(愁士,不得意的士子)
奔腾的样子。如:秋秋(飞舞、奔腾的样子)
喻容颜衰老
胡未灭,鬓先秋。--陆游《诉衷情》
但恐光景晚,宿昔成秋颜。--李白《春日独酌》
又如:秋娘(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);秋眉(衰白眉毛);秋鬓(衰白的鬓发);秋颜(衰老的容颜)
在五行中属金,方位属西方,在乐为商,在色为白。如:秋方(西方);秋官(传说中五官之一,属白云,掌五行之金);秋陆(指西方)
古以五色、五行配四时,秋为金,其色白,故指白色
春容舍我去,秋发已衰改。--李白《古诗五十九首》
又如:秋容(指白海棠);秋鬓(苍白的鬓发);秋霜(喻白发);秋糯(雪白的糯米);秋练(洁白的丝绢)
秋主肃杀,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。如:秋曹(刑部的别称);秋宪(指司法、监察官员及官署;刑法)
幽〈动〉
同本义
幽,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幽,从山,犹隐从阜,取遮蔽之意。”
昆仑旁薄幽。--《太玄·中》。注:“隐也。”
雍遏不通曰幽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以致其幽。--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退隐;潜藏
幽居而不淫。--《礼记》
南阳之弊幽。--《战国策》
又如:幽隐(隐居的贤才);幽士(幽子,幽人。幽隐之人;隐士);幽女(隐居无偶的女子)
囚禁
公侯失礼则幽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。杨倞注:“幽,囚也。”
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骄恣》
乃幽武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幽困(囚禁);幽杀(拘禁杀害);幽死(囚禁而死);幽劫(遭囚禁,被胁制);幽杀(囚禁处死);幽废(幽禁废黜)
隐藏。如:幽潜(隐藏之人;隐士);幽情(深藏于内心的绵长衷情);幽悰(隐藏在内心的感情)
幽<形>
昏暗;阴暗
幽,微也。--《尔雅》
幽,冥也。--《小尔雅》
幽明之占。--《史记·五帝纪》
方世俗之幽昏兮。--《楚辞·惜誓》
水府幽深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幽晦以多雨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幽岩(深暗的岩洞);幽房(深暗的房间);幽室(幽暗或没有光亮的房子);幽隐(幽暗不明);幽国(政治昏暗的国家);幽暮(昏暗的傍晚);幽昧(昏暗不明)
深邃
幽,深也。--《尔雅》
入于幽谷。--《易·困》
幽幽南山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。传:“幽幽,深远也。”
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--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
又如:幽闺弱质(闺阁中的弱女子);幽扃(深锁的门);幽谷(深谷);幽冤(深冤);幽闺(深闺。指旧时女子的卧房);幽情(深远或高雅的情思)
幽静
幽独处乎山中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青云动高兴,幽事亦可悦。--杜甫《北征》
又如:幽轩(幽静有窗的小室);幽真(幽静纯真的情趣);幽娟(幽静美好);幽敞(幽静宽敞);幽偏(静僻之处);幽坞(僻静的山坳);幽隅(僻静处);幽栖(幽僻的栖止之处)
卑微。如:幽介(卑微孤介的人);幽仄(微贱;卑陋);幽陋(卑微);幽柔(低微柔弱)
幽雅
幽赏未已,高谈转清。--李白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
又如:幽妍(清秀);幽秀(幽雅秀丽);幽姿(幽雅的姿态);幽致(幽雅别致)
通“黝”。黑色
其桑有幽。--《诗·小雅·隰桑》
再命赤靶幽衡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。毛传:“幽,黑色也。”
幽<名>
幽静隐蔽的地方
虎豹得幽,而威可载也。--《管子》
坟墓。如:幽宫(坟墓);幽宅(坟墓);幽阡(墓道);幽石(墓石)
阴间
九幽十八狱,无此黑暗也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又如:幽冥界(阴曹地府);幽孽(人死后在阴间所受的苦难);幽神(鬼神);幽阴(阴间)
幽州
东北曰幽州。--《周礼·职方式》
燕曰幽州。--《尔雅》
幽州在北,幽昧之地也。--《释名·释州国》
古地名
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等地
在今北京市及所属通县、房山及河北省武清、永清、安次等县境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