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〈形〉
(形声。从工,丂声。“工”有精密、灵巧义。本义:技艺高明、精巧)
同本义;
巧,技也。--《说文》
利于人,谓之巧。--《墨子·贵义》
刻雕众形,而不为巧。--《庄子·天道》
工人巧士。--马融《长笛赋》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巧思(精巧的构思、设计);巧工(技艺高超的工匠);巧任(技巧,技能);精巧;工巧(能很快发明的创造力量和品质);巧夺天孙(比喻比织女更巧);巧舌(灵巧的舌头);巧便(灵便;灵巧);小巧(小而灵巧);手巧(手灵巧,手艺高)
机巧;。如:巧诈(机巧诈伪);巧谲(机巧诡诈);巧心(机巧之心);巧佞(奸诈机巧);巧媚(机灵而善谄媚)
巧妙;精妙;;
巧者有余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牙机巧制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巧招(巧妙的计策或手段);巧劲(巧妙的手法);巧法(巧妙的方法)
美好;美丽
巧言如流。--《诗·小雅·雨无止》。笺:“犹善也。”
为奇巧声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如:巧笑(美好的笑容);巧丽(美妙华丽);巧媚(形容姿态美好);巧地方
虚浮不实,伪诈;;
余犹恶其佻巧。--《离骚》。注:“利也。”
毋或作为淫巧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谓奢伪怪好也。”
对人前巧语花言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绝巧弃利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诈伪乱真也。”
险极巧极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巧语虚言(花言巧语);巧说(用花言巧语欺骗人);巧言(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);巧佞(奸诈机巧);巧故(伪诈)
聪明。如:巧主儿(聪明人);巧黠(精明而狡猾);巧妇(聪明能干的妇女)
巧〈名〉
技巧;
医能治一病谓之巧。--《论衡·别通》
有常仪的,则羿、逢蒙以五寸为巧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虽尽力于巧,极盛于寿。--《韩非子·大体》
释规而任巧,释法而任智。--《韩非子·饰邪》
巧〈副〉
恰好,刚好;;;。如:巧值(碰巧);巧凑(凑巧);巧巧(恰恰;刚好);碰巧;凑巧;难道就那么巧?
巧〈动〉
擅长;善于。如:巧梅(巧于贪求);巧士(擅长某种技艺的人)
朴刀
旧式武器,一种刀身窄长、刀柄比大刀柄短的刀,双手使用
杨志提了朴刀,拿了藤条,自去赶那担子。--《水浒传》
朴〈名〉
(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古代二字意义不同。“朴”,本义:树皮。《说文》:“木皮也。”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。”)
树木的皮,木皮。如:厚朴
榆科,朴属植物的泛称木名,落叶乔木,高五六丈,叶形椭圆而尖,上部缘边有锯齿,花细小,色淡黄。实为球形小肉果,黄赤色,味甘可食。木材可制器具
大木材
材朴委积兮,莫知余之所有。--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》
没有晾干的鼠肉'
郑人谓玉未理者璞,周人谓鼠未腊者朴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朴〈形〉
质朴。通“樸”
焚符破玺,而民朴鄙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
壮大;;。如:朴牛(大牛;公牛);朴忠(质朴忠实);朴厚(朴实忠厚);朴茂(朴实优秀)
朴硝
;质地不纯的硫酸晶体,由海水或盐湖水熬过沉淀而成,用来硝皮革,也可供药用
樸朴<名>
(形声。从木,菐声。本义:未加工的木材)
同本义
朴,木素也。--《说文》
既勤朴斫。--《书·梓材》。马注:“未成器也。”
朴散则为器。--《老子》
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。--《论衡·量知》
本质;本性
尚素朴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。注:“质也。”
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--《老子》
货物的成本
贵酒肉之价,重其租,令十倍其朴。--《商君书·垦令》
朴<动>
砍伐整理
朴桷不斫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。注:“采也。”
又如:朴斫(砍斫,削治)
通“扑”。击,打;
举筑朴秦皇帝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…水衡阎奉朴击卖请。--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
朴<形>
淳朴;朴实;;
敦兮其若朴。--《老子》
浇淳散朴。--《汉书·黄霸传》
民敦而俗朴。--《孔子家语·王言》
又如:古朴(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);质朴(朴实;不矫饰);诚朴(诚恳朴实);俭朴(俭省朴素);朴秀(朴实而秀美);朴质(朴素纯真);朴讷(朴实而口才不好);朴散(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);朴愚(质朴愚拙);朴鄙(质朴鄙野);朴涩(质朴迟钝);朴辞(质朴而不文饰之辞);朴赡(质朴而丰富);朴木(质朴厚重);朴索(质朴无华);朴野(质朴无华)
朴厚
质朴诚厚
为人朴厚
朴陋
质朴无华;质朴鄙陋
朴茂
朴实厚道;诚实
朴讷
朴实而不善言辞
朴实
∶淳朴诚实;质朴笃实
朴实无罪过。--《北史》
∶朴素
他穿得很朴实
朴实无华
质朴实在而不浮华
朴实无华的拱门
朴实无华的风格
朴素
∶质朴;无文彩
衣着朴素
;∶俭仆,不奢侈
生活朴素
朴学
古代质朴之学,后泛指儒学经学
朴雅
淳朴高雅
这所房子不但质量好,而且朴雅可爱
朴直
朴实直率
语言朴直
朴质
质朴本真而不加文饰的
朴拙
质朴;纯真敦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