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〈名〉
通“期”。期限;
既辱且危,死其将至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其〈代〉
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“丌”,变成“其”。本义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。“其”假借为代词:他、他们、那等)
彼、他
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--《师说》
又如:独善其身
她。如:萨奇打他的妻子,将其打倒在地
它
或者不如说希望:希望其有,又希望其无。--鲁迅《祝福》
他们;她们;它们。如: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
他的
他日归,则有馈其兄生鹅者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又如:其妻
她的。如:其夫
它的。如: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
他们的;她们的;它们的。如:他们思想保守,固守其老一套做法
根据情况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、物、意思或时间的
其日牛马嘶,新妇入青庐。--《孔雀东南飞》
又如:正当其时
这样,如此。如:不乏其人;其然(如此)
姓
其〈副〉
也许;大概;;
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!--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其自桓叔以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齐国其庶几乎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齐其庶几乎。
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表示祈使。当,可;
吾其还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君其详之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汝其善抚之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弟其宽心勿畏可也。--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
将,将要
今殷其沦丧。--《书·微子》
表示诘问。通“岂”,难道…?'?
其为死君乎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其敢自谓几于成乎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其可怪也欤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--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中国其果老矣乎。--清·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
极,甚
开地数千里,此其大功也。--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
其〈连〉
如果,假设
其或未能处置,即且给公验。--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
或许;大概
我中国前途,其有望乎?--《负曝闲谈》
又如:其诸(或者);其者(或者)
还是。表选择;
其真无马耶。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又
其真不知马耶。
其亦足乐乎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其〈助〉
用作语助。
附着于形容词前、后,起加强形容的作用
北风其凉,雨雪其雰。--《诗·邶风》
又如: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;这类好辞书,尤其需要;说得何其好哇!
句中助词,无义,只增加一个音节
虽僻远其何伤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
云霏霏其承宇。
其敢自谓几于成乎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其次
x∶在时间、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
首先改革管理制度,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
∶然后就;随之立即就;接着又
先参观生产车间,其次参观幼儿园
;∶第二地
内容是主要的,形式还在其次
次第在后的,较前差一等的
其次伐交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其次伐兵。
其次利道之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其次教诲之。
然<动>
(会意兼形声。下形,上声。四点是火的变形。是狗肉的意思,下面加火以烤狗肉。本义:燃烧)
同本义。“然”是“燃”的本字
然,烧也。--《说文》
俗字作“燃”
若火之始然。--《孟子》
蒸间容蒸,然者处下焉。--《管子·弟子职》
夜然脂照城外。--《三国志·刘馥传》
又如:然海(古代传说中的油海,其水可燃);然脂(点油脂或蜡烛照明);然灰(死灰复燃);然除(烧毁);然火(点火);然炬(点燃火炬);然脂(泛指点燃火炬);然犀(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。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);然灯(点灯)
明白
夫燧之取火于日,慈石之引铁,蟹之败漆,葵之乡日,虽有明智,弗能然也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耀;照耀
然目之绮,裂鼻之馨。--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正始寺》
以为…对;同意
广以为然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愬然之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又如:然纳(同意采纳);然疑(半信半疑,犹豫不决);然赞(赞同);然然可可(犹唯唯诺诺);然可(同意);然诺(答允,许诺);然许(然信。许诺;信守诺言);然信(然诺,许诺);然可(应允)
形成
楹之铭曰:毋曰胡残,其祸将然。--《大戴礼记》
宜;合适
所谓无不治者,因物之相然也。--《淮南子》
然<连>
但是,然而
虎甚恐,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者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然且(然而;尚且);然如(然而)
虽然。表示让步关系。如:然是(虽然);然虽(虽然)
于是
孔子曰:“其男子有死之志,妇人有保西河之志。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。”灵公曰:“善。”然不伐蒲。--《史记》
然后;才。如:然乃(然后);然始(犹然后)
然<形>
是,对假借为嘫。
然,应也。--《广雅》
子曰:然。--《论语·阳货》
不侵为然诺者也。--《史记·张耳陈馀传》
公见其妻曰:“此子之内子邪?”晏子对曰:“然,是也。”--《晏子春秋》
然<代>
如此,这样,那样;
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理所当然;其实不然
然<助>
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,表示状态,有“如”的意义
庞然大物也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康肃忿然曰。--宋·欧阳修《卖油翁》
又如:突然;斐然;欣然;惠然;贸然;蔚然
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比拟,有“…的样子”之意。常与“如”、“若”连用,有“如…一般”、“像…一样”之意
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--《礼记》
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断定或决定,相当于古汉语的“焉”、“也”
穆公召县子而问然。--《礼记》
然<名>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