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己声。本义:散丝的头绪)
同本义
纪,别丝也。--《说文》
三纲六纪。纪者,理也。--《白虎通》
众之纪也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。注:“丝缕之数有纪。”
譬若丝缕之有纪,网罟之有纲。--《墨子·尚同上》
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,则不能成丝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开端,头绪
纪,绪也。--《方言十》
又如:乱其纪(事情乱了端绪)
要领
义也者,万事之纪也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故乐者,天地之命,中和之纪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纲领;纲纪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
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--《韩非子·主道》
又如:纪经(纲常);纪纲(网罟的纲绳。引申为法纪与政纲;治理;管理);纪序(纲纪次序)
法则;准则
无变天之道,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纪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
又如:纪法(法律;法规)
纪律。如:法纪(法度和纪律);军纪;纲纪;党纪
终极;。如:纪极(极限);纪限(极限)
仆人。如:纪纲(仆人)
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。如:世纪;中世纪
地质上的分期(长于“世”,包括在一个“代”中)。如:侏罗纪;二叠纪;石炭纪;寒武纪;震旦纪
十二年的一个时期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--李商隐《马嵬》
杂记、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。如:陕北纪行--义同“记”,主要用于“纪念、纪年、纪要、纪元、纪传”等,别的地方多用“记”
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,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。如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、《后汉书》
中国古国名。姜姓,春秋时为齐所灭,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
姓。如:纪信(公元前?―前204),汉初将军,赵城人。秦末为刘邦部将,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,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,刘邦乘隙脱逃,纪信即被项羽杀害;纪昌(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)
纪<动>
处理;治理;
纪农协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衣食当须纪,力耕不吾欺。--陶潜《移居》
又如:纪理(经纪,管理);纪农(治理农事)
通“记”。记录,记载
夫德,俭而有度,登降有数,文、物以纪之,声、明以发之,以临照百官。--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
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。--《论衡·须颂》
咸用纪宗存主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恶能无纪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罗缕纪存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纪兴(记录兴致);纪功(记载功绩);纪述(记载叙述)
成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“|”(即“杵”)。“斧”、“杵”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。本义:完成,成就)
同本义;
成,就也。--《说文》
成德之终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成者功就不可易也。--《太元元错》
箫韶九成。--《书·益稷》
祝告曰利成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及事成。--《周礼·司书》
此织生自蚕茧,成于机杼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又如:落成(建筑物完工)
变成;成为;
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又如:成习(成为习惯);成精;成仙(成为神仙)
成全.。如:成持(帮助,扶持);玉成其事
形成
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又如:成市(形成市场);成列(形成队列);成体(构成形体)
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;长成
五谷萎败不成。--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
用实者成实时采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依新已五岁,转眼成人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树立
以成伯王之名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立也。”。又如:成名成家(树立名声,成为专家);成果(造就,创建)
订立。如:成言(订约);成券(订立契约);成约,成说(订约)
平定;讲和;
会于稷,以成宋乱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
遂使之行成于吴。--《国语·越语》
成家。如:成亲;成房头(有二房、三房等名份的);成室
成<名>
成功
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成败
成果;成就;。如:坐享其成;一事无成
十分之一;比率。如:增产三成
成<形>
现成的。如:成证,成辞(现成的文章);成基(现成的基础)
既定的;-。如:成旨;成科(既定的法律条文)
整,全。如:成天际(一天到晚);成年家(一年到头);成天家(一天到晚);成日(整天);成批;成夜;成篇
纯的。如:成金
表示有能力。如:他可真成!
成<副>
表示答应、许可;..。如:成,就这么办;成不的(不成;不行)
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。如:成年累月;成何济(有何用处,待如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