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〈动〉
(会意。从竹,从夭。杨承庆曰,“竹得风其体夭屈,如人之笑”。字或从竹,从夭。本义:因喜悦开颜或出声)
同本义;
笑,喜也。--《说文》。杨承庆曰:“竹得风,其体夭屈,如人之笑也。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。”
竹为乐器,君子乐然后笑也。--《字林》。朱骏声曰:“此字古皆从犬,本义犬狎人声也。从犬,箾省声。”
一握为笑。--《易·萃》
载笑载言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
言笑晏晏。
两小儿笑曰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。--《论语·宪问》
止增笑耳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笑而止之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笑而不顾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笑唏唏(笑嘻嘻);笑咍咍(大声地笑);笑浪(无拘束地大笑);笑面夜叉(外貌和气、心地狠毒的人)
讥笑;嘲笑
顾我则笑。--《诗·邶风·终风》
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笑端(笑柄);笑骂从汝(我行我素,不顾他人饥笑责骂);笑弄(讥笑;嘲弄);笑侮(嘲笑戏弄)
玩笑;逗乐;
勿以为笑。--《诗·大雅·板》
又如:笑嗷(喜笑;玩闹);笑乐院本(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);笑耍头回(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,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)
喜爱;羡慕。如:笑眼传心(相视而笑,以目传情);笑悦(欢笑喜悦);笑叹(可笑可叹)
比喻花朵开放;
露浓晞晚笑,风劲浅残香。--唐太宗《赋得残菊花》
又如:笑笑(花盛开的样子);笑靥金(菊花的别称)
尘<名>
(会意。《说文》从三“鹿”,从“土”,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。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,只保留一个“鹿”。现行简化字“尘”,也是一个从“小”从“土”的会意字。本义:尘土)
同本义
湫隘嚣尘。--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。注:“土也。”
尘埃也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而游于尘垢之外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朱尘筵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满面尘灰烟火色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渭城朝雨浥轻尘。--唐·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又如:浮尘;降尘;灰尘(尘土);一尘不染;尘封(盖满灰尘);尘涓(尘埃与一滴水。比喻细微);尘芥(尘土与草芥。比喻无价值的东西);尘沙(因风飞扬的灰沙)
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
春不得避风尘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惊尘蔽天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如:尘陋(凡俗浅陋)
尘世,人世间,俗间。又称:尘间;尘浊;尘市;尘域;尘堀;尘区;尘海。如:红尘(旧称繁华的社会,也泛指人世间);尘凡(凡尘;尘世)
踪迹;业迹。如:步后尘;前尘(遗尘。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)
重量单位。十埃为“尘”
姓
尘<动>
蒙上灰尘,弄脏;
无将大车,祗自尘兮。--《诗·小雅·无将大车》
又如:尘颜(尘容);尘黩(玷污);尘面(尘污的脸面);尘目
谦词,有污尊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