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点燃的火把。下面是木材。“主”是“炷”的本字。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:火焰、油盏、灯台、灯座。本义:灯心)
同本义。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、纱、线等。后作“炷”
主,镫中火主也。--《说文》
君主。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
惟天生民有欲,无主乃乱。--《书·仲虺之诰》
今世之主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。--唐·温庭筠《经五丈原》
畔主背亲。
又
欲斗两主。
共事之主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主驾(君主的车驾);主道(君主治国之道);主术(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);主胙(帝业);主相(君主和相);主长(君上);主君(对一国之主的称呼);主位(君主的权位)
指立国一方的国君。旧史家以正统为帝,偏安为主。如朱熹《资治通鉴纲目》以蜀为正统,故称“蜀”为“帝”,魏、吴为主
凡人主必审分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
又如:主君(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)
公主的简称
主(平阳公主)见所侍美人,上弗悦。--《史记》
主家山第接云开,天子春游动地来。--唐·李峤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
又如:主第(公主的住宅);主国(公主的侯国);主傅(教导公主的女官)
主人;东道主
遂举觞对语,宾主无愧色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主不能守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宾主;客随主便;主队;主婆(主人婆);主翁(犹主人);主客(主人与宾客);主党(主人一方的亲族);主父(婢妾、仆役对男主人之称);主人家(主人;特指店主人);主人婆(主人之妻)
控制者,支配者,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;;
场主积薪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山塞中只有这个主。先除了此人,小喽另外何足为虑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企业主;房主;车主
长官;首脑,首长
何时见府主,长跪向之啼。--唐·元结《贫妇词》
若乘边守险,足为一方之主。--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
家长;父母或其他监护人
内有主也。--《太玄》
又如:主伯(古代指家长和长子);一家之主
事主,指当事人
凡被举擢官,于诰命署举主姓名,他日不如举状,则连坐之。--《宋史·选举志》
武大扯住郓哥道:“还我主来!”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买主;卖主;失主;盟主
事物的根本
天下为主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
以君为主。
以刚为主。--《明史》
不主故常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死人的牌位
上司批准下来,制主入祠,门首建坛。--《儒林外史》
上帝
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,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!--《圣经》
真主。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
姓
主<动>
主持;掌管;
聘则为妻奔是妾,不堪主祀奉苹蘩。--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》
有劫贼杀财主,主者捕之。--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
轩辕之时,史有仓颉,主文之职。--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
主缚者亦然,不如何欲,缚时既先折筋骨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主苹蘩(指妻子主持家政);主闱(科举考试的主试官);主簿(主管文书);主藏(主管库藏财物);主业(主管产业);主章(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);主书(主管文书的官吏)
支持,提倡,主张;
前所主唱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力主(极力主张);主坐(主使的人);主莫(主谋;力求);主画(主意;谋划)
寄住在
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,于齐主侍人瘠环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主人家(旅馆;客店)
注重
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。--《论语》
保持
主此盛德兮,牵于俗而芜秽。--《文选·宋玉·招魂》
主持婚约
主王姬者,必自公门出。--《谷梁传》
预示;;;
齐王问大臣:“铜铁鸣,主何吉凶?--《三国志平话》
存心;萌生;
我力斗二将不过,看看输与他。宋江收了军马,不知主何意。--《水浒传》
主<形>
主要的;;;。如:主楼;主量子数;主潮(主要潮流);主客(主要的客人);主故(主顾);主的(主要目标);主因(主要的原因);主回路
玉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一根绳子,串着一些玉石。“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)
同本义
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,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…--《说文》
君无故玉不去身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:“玉谓佩也。”
五玉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执之曰瑞,陈列曰玉。”
王齐则共食玉。--《周礼·王府》
惟辟玉食。--《书·洪范》
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》
又如:玉情儿(玉石的质量、成色);玉墀(白玉台阶);玉阙(宝座;皇宫);玉虚(道教指玉帝的居处);玉树(指槐树);玉砚(玉石制的砚台);玉雕(玉石雕成的工艺品);玉栏(玉石制的栏杆)
泛指玉石的制品。如:玉尺量才(考试);玉鉴(玉镜);玉斝(玉酒器);玉辇(君后坐的车);玉笈(玉饰的书籍)
指玉制的乐器
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玉徽(美玉装饰的琴);玉轸(琴上的玉制弦柱);玉振金声(演奏古乐,以钟发声,以罄收韵,集众音之大成。金指钟,玉指罄)
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.。如:玉色瑗姿(色泽如玉,姿态万行);玉溜(目光);玉箸(玉筯。死后垂下的鼻涕);玉笋(美女的手指);玉竹(一种竹,颜色青黄相间)
比喻美德、贤才;x;
君子比德如玉。--《礼记》
又如:玉笋之班(人材行列。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,称玉笋。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);玉堂金马(指翰林出身;亦指出身高贵,文武双全);玉堂(翰林院);玉音(帝王的话语)
玉<形>
敬辞。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
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。--《战国策》
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--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又如:玉文(对文字的美称);玉面(尊称人的容颜);玉札(对别人书信的敬称);玉躬(玉体);玉声(对他人言语的敬称)
形容美好。如:玉蕴辉山(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);玉女(美女;仙女)
形容洁白。如:玉魄(月华);玉屑(喻洁白的雪花);玉珥(太阳两边的云气);玉羽(洁白的羽翼)
珍贵;。如:玉苗(珍贵的幼苗);玉编(珍贵的典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