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:黄河)
同本义()
河,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--《说文》
导河积石。--《书·禹贡》
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三豕涉河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又如:河堧(黄河河边之地);河湟(黄河与湟水);河朔(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);河洛(黄河与洛水);河堑(黄河沿岸的壕沟)
河流的通称
南方无河也,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注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--杜甫《春望》
韩信钓河曲。--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
散作满河星。--清·查慎行《舟夜书所见》
河出伏流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鸡翼城河面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沿河施放。
又如:河次(河边);河浒(河边;河畔);河畔(河滨);河津(河流的渡口);河洲(河中可居的陆地)
天河,银河
秋河曙耿耿。--谢元晖《诗》。注:“天汉也。”
又如:河星(银河中的星星);河云(指银河)
指河洲,河滨。如:河津(河边的渡口);河澳(河边弯曲的地面);河润(指沿河湿润之地);河濆(河边,沿河的高地)
指河伯G。如:河公(河伯);河庭(河伯的住所)
指河图-。如:河纪(指河图)
每<形>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屮,母声。屮,草木初生。一说“每”为“母”的异体字。本义:草旺盛生长)同本义
每,草盛上出也。--《说文》
舆人诵曰:原田每每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杜注:“晋军美盛,若原田之草每每然。”
每<副>
常常,经常;
妪每次谓余曰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每大言曰。--·宗臣《宗子相先生集·报刘一丈书》
又如:每常间(往日,平常);春秋佳日,每作郊游
每一次
相如每朝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每与臣论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每得降卒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每冒风驰行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:他每到学校,总要来看我;月刊每逢15出版
每<代>
各个;
每韵为一帖,木格贮之(意思是,把字按韵分类,分别放在木格里)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每字为一印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每一巨弹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每字有二十余印;每天;每一分钱;每星期五
每<助>
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,表示复数
我每且去寻房子,再来会这些人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窗隔每(指多扇窗隔);桌椅每(很多桌椅);他每(他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