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<动>
(形声。从见,雚声。本义:仔细看)
同本义;
观,谛视也。--《说文》
观,视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观者如市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观于大海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曹共公闻其骈胁,欲观其裸;浴,薄而观之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吴王从台上观,见且斩爱姬,大骇。--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启窗而观,雕栏相望焉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观觑(观看);观占(观瞻,观看);观玩(观看赏玩);观涛(观赏浪潮);观成(观看成果)
观察,审察
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吾观晋公子之从者,皆足以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参观(实地观察);综观(综合观察);坐井观天;观过知仁(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,就可了解他的为人);观时(察看时机)
示范;显示;
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嘉量既成,以观四国。--《周礼·冬官》
飨赐单于,观以珍宝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又如:观治(显示治绩);观民(显示于民);观世(向世人显示);观示(示范)
游览;。如:观游(观赏游览);观池(供游观的池沼);观山玩水(游山玩水)
玩赏;观赏
公将如棠观鱼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观风(亦作“关风”。观赏风光;望风);观乐(观赏玩乐;欣赏音乐);观玩(观赏玩味)
佛家语。如:观心(佛家语。指内观自己的心性);观法(佛家语。指探究真理于一心);观照(佛家语。用智慧来照明真理)
通“劝”。如:观王(劝说帝王)
阅读
余因得遍观群书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姑俟异目观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观<名>
容饰,外观;。如:观美(外观美好)
景象,情景;
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奇观(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);旧观(原来的样子);改观(改变原来的样子);壮观(壮丽的景象);大观(气势宏大的景象)
对事物的认识,看法;。如:世界观;人生观;乐观;悲观;观化听风(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)
观<名>
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。同“阙”
观谓之阙。--《尔雅·释宫》郭璞注:“孙炎曰:‘宫门双阙,旧章悬焉,使民观之,因谓之观。’”。
出游于观之上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是以凤凰来信,集羽族于观阙,肉角驯毛宗于外囿。--《后汉书·班固传·典引》
又如:观阙(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);观魏(即观阙)
台榭
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。--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大王见臣列观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观台(台榭);观榭(亭台楼榭);观阁(亭台楼阁)
鸟名。通“鹳”。如:观雀(鹳和雀);观讳(鸟名)
京观。如:筑观(建筑京观)
道教的庙宇
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,观为二等。上寺留僧二十一,上观道士十四。--《新唐书·李叔明传》
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--唐·刘禹锡《戏赠看花君子》
不税于官,不隶于宫观之籍。--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又如:白云观;观寺(寺观);观宇(道观佛寺);观阙(指庙宇)
古国名G。如:观国(在今顿丘卫县)
通“鹳”。雚雀鸟
彼视三釜三千钟,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。--《庄子·寓言》
姓。春秋楚有观射父
铁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臷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
同本义
铁,黑金也。--《说文》
铁锁长三丈。--《墨子·备穴》
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铁冶(冶铁工场);铁山(产铁的矿山);铁石(铁与石;铁矿石);铁锡(铁和锡);铁砂(含铁的矿砂);铁炭(铁和炭);铁皮(铁的外层);铁精(纯铁)
铁制的器物
柄铁折叠环复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铁花(金属器物的光泽);铁戒尺(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);铁尺(铁戒尺;用来体罚的铁板子);铁锚(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);铁鼓(铁制的战鼓);铁绠(铁索,铁绳);铁牌(铁制的牌子);铁钵(铁制的钵。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);铁钩(铁制的钩子);铁箍(铁制的圆环,用以箍物。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,使不松开)
指兵器;。
如:铁蒺藜骨朵(古代的一种兵器,以铁或硬木制成,为一长棒,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);铁蒺藜(军用的铁制三角物,尖刺如蒺藜籽。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,阻碍人马、车辆行动);铁兵(铁制兵器);铁杖(铁制的棍棒);铁衣(用铁片制成的战衣)
赤黑色的马
乘玄路,驾铁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古丘名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
姓。
如:铁力(复姓);铁弗(复姓);铁伐(复姓)
铁<形>
黑色。
如:铁色(像铁的颜色。即铁灰色);铁骢(毛色青黑的马);铁骊(毛色青黑如铁的马);铁连钱(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);铁藓(黑色苔藓)
比喻坚固。
如:铁郭(形容外城坚固如铁);铁壁(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);铁纱帽(比喻稳固的官职);铁脚板(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);铁屋(比喻监狱)
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;。
如:铁石(比喻意志坚强刚毅);铁誓(坚定不二、至死不变的誓言);铁砚未穿(除非铁砚磨穿,所定志向决不动摇。比喻意志坚定,未达既定目的,决不改变);铁心肠(形容意志坚定,不为感情所动)
驳不倒的。
如:铁的事实
指食品∶油煎(炸)的。
如:铁雀
铁〈动〉
下决心;;。
如: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
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。
如:他总是铁着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