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<动>
(会意。本作“亯”。从“高”省,“曰”象进献熟物形。本义:祭献,上供。用物品进献人,供奉鬼神使其享受)
同本义
享,献也。--《说文》
享于祖考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是用孝享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以享以祀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诸侯侯以享天子。--《考工记·玉人》
王用享于西山。--《易·随》
享尝乃止。--《礼记·祭法》
相夺予享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
兹予大享于先王。--《书·盘庚》
杀牛宰马,祭天享地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享厅(供奉祖宗木主或神佛偶像的地方);享牛(供祭祀的牛)
人享受福禄
大臣享其禄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而享其生禄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子孙享之。--《刘熊碑》
享无穷逸致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不享其利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受享无穷。
滋味之享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常只是遇节令,设蔬品奉祭,未卜享否?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享强寿(享受到长寿之年);共享太平
献,像进贡那样地交付、献出贡奉品
莫敢不来享。--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
又如:享觐(朝见天子进献贡品);享礼;享上(奉承上级)
鬼神享用祭品
如是,则非德,民不和,神不享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,是天受之。--《孟子》
宴请,以酒食待客。后作“飨”()
止而享之。--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享齐戌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七年》
享卫灵公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享食(飨宴);享客;享祠(宴饷);享宴(宴飨);享道(饮食之仪规)
适应
自非圣贤国,谁能享休斯。--《文选·王粲·从军诗》
尧<形>
(会意。从垚,从兀。“垚”是土高,兀高耸突出,所以“尧”表示高。本义:高)同本义
尧,高也。--《说文》
曰若稽古帝尧。--《书·尧典》。马注:“翼善传圣曰尧。”
尧亦美谥也。--《论衡·须颂》
尧犹荛荛也,至高之貌。--《白虎通·号》
尧者,高也,饶也。--《风俗通·皇霸》
尧<名>
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。生于伊,嗣后耆,故称伊耆氏;初封陶,后徙唐,又称“伊唐氏”
长此戴尧天。--杜审言《蓬莱三殿传宴》
运生世治,劫生世危,尧、舜、禹、汤…皆应运而生者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堯(草名,相传当初生于尧的厨房,能自己摇动生风,防止食物变质);尧天(比喻太平盛世);尧封(疆域。传说尧舜时划定我国疆土为十二州,故称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