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口声。本义:拉住,牵住)
同本义
扣,牵马也。--《说文》
扣马而谏。--《史记·伯夷叔齐传》
梁由靡扣缪公之骖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太子与郭荣扣马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又如:扣马(牵住马,不使前进。也作“叩马”);环环相扣;扣身(紧身,衣服紧贴身子)
捆绑;拘押;;。如:扣搭(扣住,捆住);把杀人犯扣起来
假借为“敂”(击)。敲击
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扣石垦壤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扣扉(敲门);扣户(敲门);扣门(敲门);扣扃(叩门,敲门);扣阍(叩击宫门)
求教;探问
扣其乡及姓字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扣问(向人请教;询问);扣发(启发;提出意见);扣请(扣问)
叩头,俯首向下之称。如:扣头(叩头);扣额(犹扣头)
截留。如:扣刻,扣克(截留财物,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);扣发(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);扣压(截留搁置)
扣除
逐日将本钱扣去。--《卖油郎独占花魁》
又如:扣工资;扣分数;扣钱;扣抵(扣除抵偿);扣算(过分地算计)
用钮扣固定或合拢;。如:把衣服扣上;把皮带扣上
扣<名>
结
纽结丁香,掩过芙蓉扣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又如:系一个扣
带扣。如:鞋扣
钮扣。如:衣扣
通“筘”。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。如:丝丝入扣(比喻做得十分细腻)
扣〈量〉
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
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。--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螺纹的一圈叫一扣。如:拧了三扣
祥<名>
(形声。从示,羊声。本义:凶吉的预兆,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)
同本义
无道曰祥。--《周书·武顺》
吉事有祥。--《易·系辞》
辰马,农祥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将有大祥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。注:“变异之气。”
卓问肃曰:“此何祥也?”--《三国演义》
是何祥也,吉凶焉在?--《左传·僖公十六年》
特指吉兆
以观妖祥,辨吉凶。--《周礼·春官》。郑玄注:“妖祥,善恶之征。”
袭于休祥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福之先见者也。”
台不过望氛祥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吉气为祥。”
不祥之气。--《老子·佳兵》。注:“喜也。”
期而小祥。--《仪礼·士虞礼记》。注:“吉也。”
特指凶兆
亳有祥,桑谷共生于朝。--《书·咸有一德》。孔传:“祥,妖怪。”
孽狐为之祥。--《庄子·庚桑楚》。李注:“怪也。”
又如:祥桑(妖桑,不吉祥之桑)
古丧祭名,有小祥、大祥之分。周年祭为小祥,两周年祭为大祥。如:祥日(亲丧的祭日);祥祭(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)
幸福
神光并见,咸受祯祥。--《汉书》
祥<形>
吉利;;
祥,福也。从示,羊声。一云善。--《说文》
祥,善也。--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福之善也。”
文定厥祥。--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忠言信慈祥。--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是谓大祥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弃德不祥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年》
知渊中之鱼者不祥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且夫天下盖有不仁不祥者。--《墨子》
寡人不祥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俄而祥风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心知不祥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祥禽(瑞禽);祥符(吉祥的符瑞);祥英(瑞雪)
好的;善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