槛<名>
(形声。从木,监声。①本义:兽笼,囚笼。也指禁闭、拘囚。②栏杆。也指井栏。③门槛。门下的横木)门槛。如:槛外人(槛:门坎)
槛<名>
槛车;囚车
槛,栊也。从木,监声。所以囚罪人之牢也。故囚车曰槛车。--《说文》
槛,牢也。今监狱字以监为之。--《广雅》
槛,车上施栏,以格猛兽,亦囚禁罪人之车也。--《释名·释车》
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。--《汉书·谷永传》
乃槛车与王诣长安。--《汉书·陈馀传》。师古曰:“槛车者,车而为槛形,谓以板四周之,无所通也。”
又如:槛车(四周设有栅栏的车。用以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);槛送(用囚车押送);槛槛(车子行进时发出的声音)
关牲畜野兽的栅栏;
一曰圈也。谓所以閑兽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槛羊(栅栏中的羊);槛緤(拴兽的绳索);槛兽(笼中之兽。喻失去自由者)
栏杆的纵木;
云攀殿槛。--《汉书·朱云传》
栏杆的横木
坐堂伏槛,临曲池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泛指栏杆
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又如:槛屋(围有栏杆的房子);槛窗(有横直图案的格子窗);槛花笼鹤(栏杆里面的花、笼中的鸟。比喻受约束者)
捕捉野兽的机具
毁坏槛宑。--《后汉书·法雄传》
又如:槛阱(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)
四方加板的船
通“滥”。浴盆
同槛而浴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槛<动>
以槛车关、载'
槛送京师。--《新唐书》
禁闭;拘囚
群王被囚槛之困,妃主有离绝之哀。--《晋书》
槛车
'囚车
槛车送元济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州<名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,中间象水中的陆地。“州”是“洲”的本字。小篆字形象两个“川”字相重合。本义:水中的陆地)
同本义。后作“洲”
水中可居曰州。--《说文》
字亦作洲。
在河之州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。毛本作“洲”。
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。相传禹治水后,分其领域为九州。历代多有兴废。民国废州。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
昔,尧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故曰九州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即禹贡之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也。舜分青为营州,分冀为幽州,并州,即虞书十二州也。禹平水土,还为九州。
跨州连郡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南越中数州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虚吏白州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守州城者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又如:州同(知州的辅佐官);杭州;苏州;柳州;州序(州学,州校);州城(旧时州署所在城邑);州道(州涂。绕城之道)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。如: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
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
州,国也。--《广雅》
二百一十国为州。州有伯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五党为州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二千五百家。”
晋于是乎作州兵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虽州里行乎哉。--《论语》。郑注:“万二千五百家为州。”
州十有二师焉。--《书大传》。注:“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。”
里十为州。又,术十为州。--《管子·度地》
又如:州乡(泛指乡里);州壤(州里,乡里);州巷(乡里)
周代国名
姜姓。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
偃姓。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