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己声。本义:散丝的头绪)
同本义
纪,别丝也。--《说文》
三纲六纪。纪者,理也。--《白虎通》
众之纪也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。注:“丝缕之数有纪。”
譬若丝缕之有纪,网罟之有纲。--《墨子·尚同上》
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,则不能成丝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开端,头绪
纪,绪也。--《方言十》
又如:乱其纪(事情乱了端绪)
要领
义也者,万事之纪也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故乐者,天地之命,中和之纪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纲领;纲纪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
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--《韩非子·主道》
又如:纪经(纲常);纪纲(网罟的纲绳。引申为法纪与政纲;治理;管理);纪序(纲纪次序)
法则;准则
无变天之道,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纪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
又如:纪法(法律;法规)
纪律。如:法纪(法度和纪律);军纪;纲纪;党纪
终极;。如:纪极(极限);纪限(极限)
仆人。如:纪纲(仆人)
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。如:世纪;中世纪
地质上的分期(长于“世”,包括在一个“代”中)。如:侏罗纪;二叠纪;石炭纪;寒武纪;震旦纪
十二年的一个时期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--李商隐《马嵬》
杂记、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。如:陕北纪行--义同“记”,主要用于“纪念、纪年、纪要、纪元、纪传”等,别的地方多用“记”
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,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。如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、《后汉书》
中国古国名。姜姓,春秋时为齐所灭,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
姓。如:纪信(公元前?―前204),汉初将军,赵城人。秦末为刘邦部将,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,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,刘邦乘隙脱逃,纪信即被项羽杀害;纪昌(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)
纪<动>
处理;治理;
纪农协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衣食当须纪,力耕不吾欺。--陶潜《移居》
又如:纪理(经纪,管理);纪农(治理农事)
通“记”。记录,记载
夫德,俭而有度,登降有数,文、物以纪之,声、明以发之,以临照百官。--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
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。--《论衡·须颂》
咸用纪宗存主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恶能无纪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罗缕纪存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纪兴(记录兴致);纪功(记载功绩);纪述(记载叙述)
青〈形〉
(会意。从生,从丹。金文字形上面是个“生”字;下面是“丹”字,丹是井字之变。“青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蓝色)
同本义
青,东方色也。--《说文》
正东曰青州。--《周礼·职方氏》
时则有青眚青祥。--《洪范五行传》。注:“木色也。”
其色青。--《素问·风论》。注:“肝色。”
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。--《周礼·职金》。注:“青,空青也。”
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青磷(磷火。俗称鬼火);青靛(深蓝色);青焰焰(青蓝色);青云万里(比喻前程远大);青云干吕(庆云翔集,应乎六吕。是一种吉祥的征兆);青冥(青天);青霄(青空,碧空)
深绿色
两岸青山相对出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诗》
草色入帘青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青箬笠。--唐·张志和《渔歌子》词
青树翠蔓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又如:青冉冉(形容松柏叶色青翠、柔和);青靛(浮萍);青铜(铜镜);青琐(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);青冢(坟墓;亦单指王昭君墓);青记(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);青条条(形容青而长);青鸦鸦(青青的);青港港(深青色);青枫林(指墓地。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)
黑色。如:青旋旋(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);青衣人(差役);青牛(黑色的牛);青照(垂青;关照);青蒲(青色的蒲团);青赏(看重;赏识);青盖(帝王车辇。汉代帝王车用青盖);青毡(青色的毛毡;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)
茂盛的样子x。如:青青(茂盛的样子。也作“菁菁”);青芜(茂盛的青草)
比喻年少。如:青娥(少女。也指美好的容貌。还指眉的别称。同青蛾);青岁(青春年华)
青〈名〉
青色物。如:青锋(古剑名。泛指宝剑);青萍(古剑名);青箱(青缃。世传的家学);青钱(比喻有才学的人);丹青;青帘(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。俗称“酒旗”);青绫步障(用青绫做的屏障);青鞋布袜(青布做的鞋袜,为山野中人所服。比喻简朴的生活)
东方的代称
东方谓之青。--《考工记·画绘之事》
又如:青宫(太子居东宫,东方色为青,所以称东宫为青宫);青土(指东方之地)
春的代称
镜朱尘之照烂,袭青气之烟。--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
又如:青风(春风);青阳(春天);青帝(春神)
青绿色的草。如:踏青
未成熟的农作物。如:看青
青海省的简称
古州名
《禹贡》九州之一。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
汉置,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。如:青岱(青州泰山。借指青山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