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〈形〉
(象形。金文象蝗虫形。当是“蝗”的本字。本义:蝗虫)
黄色;
黄,地之色也。--《说文》
黄为土色,位在中央。--《论衡·騐符》
黄中之色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黄者中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天玄而地黄,解得黄矢。--《易·坤》
绿衣黄里。--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
绿衣黄裳。
千里黄云白日曛。--唐·高适《别董大》
地履其黄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得张黄盖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黄烘烘(形容金黄色);黄干干(形容很黄);黄骝(黄红色的骏马);黄盖(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)
枯黄。如:黄落(指草木的枯黄凋零);枯黄(凋零的草木);黄芦(枯草的芦苇);黄芜(枯草);黄落(草木枯萎凋零);黄萎(枯黄衰萎);黄桑(叶子发黄的桑树)
美好。如:黄黄(形容美好);黄茂(丰美的谷物)
黄〈动〉
垮掉,坏了事
薛蟠听了这话,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,忙又赶来骂秋菱。--《红楼梦》
成熟。如:黄陇(庄稼成熟后的田垄);黄稼(成熟的稻麦)
黄〈名〉
黄赤色的马
有骄有皇,有骊有黄。--《诗·鲁颂·駉》
路车乘黄。--《诗·秦风·渭阳》
金印
怀银黄,垂三组。--《汉书·酷吏传·杨仆》
佩紫怀黄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。如:酸性黄;碱性黄;直接黄
黄河的简称。如:治黄;黄泛区
黄帝的略称,。如:黄老(“黄帝”与“老子”的合称);黄炎(“黄帝”与“炎帝”的合称);黄唐(指“黄帝”和“唐尧”);黄神(指“黄帝”)
指色情的书刊、电影、录像等;。如:扫黄
古国名,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
指酒。如:黄公(卖酒之家);黄流(指美酒);黄封(泛指美酒);黄汤(酒的别名);黄娇(酒的代称)
指幼儿。如:黄口孺子(年幼无知的孩子);黄口(指幼儿);黄吻(同黄口);黄颔(即黄口。指幼儿)
指老人。如:黄者(指老人);黄耄(指老人);黄发(指老人);黄眉(黄色的眉毛,指老人)
粪便x
脐以上皮热,肠中热,则出黄如糜。--《灵枢经》
牛黄
牛有黄在胆。--宋·苏轼《格物粗谈》
黄犬
左牵黄,右擎苍。--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
热病
古父老言五十年前,多患热黄。--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
烟叶;
茶黄互市,为制夷之要。--清·魏源《默觚下》
艳<形>
从色。豐,丰大。色,色彩。丰大而有色彩。本义:鲜艳,艳丽)
同本义;;-
艷,好而长也。--《说文》
目逆而送之,曰,美而艳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艳妻煽方处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艳陆离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:“艳,好貌也。”
窈窕艳城郭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艳色(常用以指美女、美色);艳段(宋元杂剧中,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);艳质(美丽的姿质)
文辞华丽
信言不艳,贯居于好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艳才(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);艳采(绮丽的文采)
过于艳丽的色彩,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
那日,果然来了几个女人,都是艳装丽服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这布的花色太艳了
光彩;光泽和颜色。如:艳发(鲜明焕发);艳阳(形容光艳美丽);艳晶晶(光彩闪耀的样子)
浓。如:艳饰(浓妆打扮)
艳<名>
美女
吴娃与越艳,窈窕夸铅红。--《李太白诗》
又如:艳波(美女的眼波);艳姝(美女)
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
当她年轻的时候,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。--沙汀《淘金记》
又如:艳歌(情歌);艳约(情人的约会)
指花。如:艳卉(艳丽的花草);艳花(娇艳的花)
古楚国歌曲。如:艳歌行(古乐府《艳歌行》的省称)
艳<动>
照耀;闪耀
双歌声断宝杯空,妆光艳瑶席。--宋·张先《好事近》
又如:艳射(光彩炫耀);艳晶晶(光彩闪耀的样子);艳耀(照耀,炫耀)
羡慕;
略无慕艳意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艳称(称羡)
爱;倾慕;。如:艳思(美好的情思;艳羡,思慕);艳羡(喜爱;羡慕);艳慕(爱慕;羡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