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〈形〉
(形声。从宀,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,厷声。本义:屋子宽大而深)
同本义
宏,屋深响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屋深也。各本深下衍响字,此因下文‘屋响’而误,今依《韵会》、《集韵》、《类篇》正。…屋深者,其内深广也。”
宏我邦我家。--《毛公鼎》
宏,按: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。--清·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大;宏大;
宏,大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若保宏父。--《书·酒诰》
举其宏纲。--《书·序》
其器宏以弇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冬》
又如:宏才(大才);宏硕(大儒硕学。指有学问的人);宏纲(大纲);宏宏(广大的样子)
宏伟。如:宏构(宏伟的建筑);宏整(宏伟整齐;宏伟严谨);宏盛(宏伟美盛);宏规(宏伟的规模)
博大x。如:宏达(才智广达博通);宏洽(博洽);宏通(博大通彻);宏贯(博大贯通)
广泛。如:宏扬(广泛宣扬);宏溥(普遍,遍及);宏敷(广布);宏览(广泛浏览)
远大,深远-;。如:宏规(远大的规划;深远的谋略);宏毅(志向远大,意志坚强)
宏<动>
扩大;光大
宏兹九德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宏大;宏肆(谓发扬光大)
要<名>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中间象人形,两旁为两手形。表示两手叉腰。本义:人腰)
“腰”的古字
昔者,楚灵王好细要。--《墨子》
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--《楚辞》
故量食而食之,量要而带之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又如:要膂(腰和脊骨。比喻重要部位);要章(腰间所佩的印);要支(腰肢)
五服之一。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。如:要服(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。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);要荒(要服和荒服。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为荒服,泛指远方之国);要蛮(极偏远的蛮荒之地)
姓
要<动>
约请;邀请
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石崇每要客燕集。--《世说新语·汰侈门》
又如:要引(邀迎荐举);要约(邀约;邀请)
约言。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。亦指所订立的誓约、盟约;;
岂要黄河誓,须勒燕然石。--唐·崔湜《寒垣行》
又如:要约(立盟;立约;约定);要契(契约;盟约)
通“徼”。探求;求取;
不庶几,不要幸。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下》。孙星衍云:“要与徼通。”
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赵岐注:“要,求也。”
要利之人,犯危何益?--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。高诱注:“要,徼也。”
又如:要禄(求取利禄);要福(祈求幸福)
通“邀”。拦阻;截击
使数人要于路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前日要政,政徒以老母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要勒(遮拦;阻挡);要御(拦阻控制);要路(拦路;遮道)
迎候;迎接。如:要途(迎于中途);要候(中途等候;迎候);要道(遮道;迎候于路上)
约束;禁止;;。如:要约(控制;约束);要时(限约时间)
通“约”。胁迫;
明神洋蠲要盟。--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且要盟无质。
虽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--《论语·宪问》
以要晋国之成。--《国语·晋语三》
又如:要市(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);要劫(胁迫劫待)
和;会合;。如:要结(结合;邀引交结)
审察;核实x;;。如:要囚(审察囚犯的供辞);要知(书简套语。鉴察,察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