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<名>
天干的第七位,与地支相配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
庚,位西方。--《说文》
先庚三日,后庚三日。--《易·巽》
太岁在庚日上章,月在庚曰窒。--《尔雅》
其日庚辛。--《淮南子》
秋,日庚、辛。--《史记》
又以配五行
庚辛申酉,金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年龄。如:贵庚;年庚(庚甲。年龄)
“伏天”的代称。旧历杂节三伏,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,名初伏;第四庚日为中伏,故有庚伏之称。“庚伏”也简称“庚”。如:庚暑(三优暑天)
姓
庚<动>
赔偿,偿还
季子皋葬其妻,犯人之禾,申祥以告,曰:“请庚之”。--《礼记·檀弓下》
又如:庚偿(抵偿)
变更;更换。通“更”
丙枕或思前夜席,庚邮宁肯后锋东。--宋·邹登龙《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》
又如:庚邮(更换递送的驿邮)
庚<副>
通“更”。愈加;
五年之后,心庚念是非,口庚言利害,夫子始一解颜而笑。--《列子·黄帝篇》
七年之后,从心之所念,庚无是非;从口之所言,庚无利害,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。
喜<形>
(会意。甲骨文上面是“鼓”本字,下面是“口”。“鼓”表示欢乐,“口”是发出欢声。本义:快乐;高兴)
同本义(乐之见于谈笑曰喜。喜,形于色);
喜,乐也。--《说文》
人喜则斯陶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其志为喜。--《素问·五远行大论》
既见君子,我心则喜。--《诗·小雅·菁菁》
陈胜、吴广喜,念鬼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嘿然大喜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虎因喜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不以物喜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三保亦自喜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喜容原好,愁容也好,蓦地间怒容越好。--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又如:喜洽(喜恰。和颜悦色;热情);喜之不尽(无限欢喜);喜匆匆(喜欢,兴奋的样子);喜欢不杀(很喜欢;喜欢死了);喜上眉梢(眉宇间露出喜悦的表情)
容易
人命难知,计算喜错。--《百喻经·婆罗门杀子喻》
喜<动>
喜爱;爱好;
喜为吏。--《汉书·黄霸传》
齐威王之时喜隐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宽仁喜儒术。--《淮南子·宪王钦传》
盖孔子晚而喜《易》。--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
最喜小儿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少年人常喜事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老人犹喜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喜士(好客;喜接纳贤士);喜功(自负其功;喜立大功;贪功);喜名(好名;追求名誉)。使…高兴
可怪乌雅鸟,鸣声不喜人。--刘基《鸟啼曲》
妇女怀孕;
叫大夫瞧了,又说并不是喜。--曹雪芹《红楼梦》
又如:喜信(指怀孕);喜脉(妇女怀孕的脉象);喜弹(孵不成雏鸭的鸭蛋。也叫“鸭馄饨”)
喜<名>
喜事
固庆其喜而吊其忧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内家报喜车凌晓,太史占祥斗挂秋。--宋·秦观《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》
喜宴前枉唤新郎,洞房中依然触觉。--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喜兆(喜事的征兆);喜信(唐代进士及第的家报;喜庆事情的先兆)
痘疹。旧俗孩子出痘时,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,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,故用“喜”字代指,以求吉利
姐儿发热是见喜了,并非别症。--《红楼梦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