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<形>
(形声。从“攴”,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投掷)
厚道。诚朴宽厚;厚重;笃实;
说礼乐而敦诗书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
乞言,从求善言,可以为政者,敦使受之。--《诗·行苇·序》郑笺
尽力莫如敦笃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敦祗恭厚。--《韩非子·难言》
乐者敦和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乃夫敦乐而无忧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敦外亲。--《汉书·鲍宣传》
又如:敦雅(敦厚文雅);敦固(敦厚巩固);敦笃(敦厚笃实);敦勉(敦厚勤勉);敦至(笃实周全);敦善(敦良,敦厚善良)
厚实
使虞敦匠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。注:“敦匠,厚作棺也。”
丘一成为敦丘,再成为陶丘。--《尔雅·释丘》
又如:敦实的身材;敦丘(一层的小山丘);敦崇(结实高大);敦然(粗厚结实);敦密(厚实密致);敦敦实实(身体壮实)
勤勉,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
軥录疾力,以敦比其事业,而不敢怠傲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又如:敦习(敦学。勤勉学习);敦敦(孜孜不息);敦比(孜孜不息地工作)
友谊深厚
徒作千里曲,弦绝念弥敦。--谢灵运《入彭蠡湖口》
又如:敦故(敦旧。亲厚故旧);敦序(亲睦和顺);敦伦(夫妻间的性生活)
丰富,丰厚
敦厐纯固于是乎成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民生敦厐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
又如:敦物(丰富的物产);敦庞(丰厚富足;同“敦厐”)
敦<动>
督促;管理;
使虞敦匠事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又如:敦逼(催促逼迫);敦率(遵守,恪守);敦比(治理;办理);敦世厉俗(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)
劝导并勉励
敦众神使式道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
又如:敦晓(劝勉开导);敦诱(劝勉诱导);敦教(勉励教诲)
注重。如:敦教(注重礼教);敦友(重视友情)
推崇,崇尚。如:敦乐(崇尚音乐);敦奖(推崇褒扬);敦礼(尊崇礼教);敦本务实(崇尚根本,注重实际)
敦<名>
古代食器。青铜制。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,各有三足或圈足,上下合成球形,盖可倒置。流行于战国时期
有虞氏之两敦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艾〈名〉
(形声。本义:草名)
即艾蒿;。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(),叶制成艾绒,供针灸用
艾,冰台也。--《说文》
削冰令圆举以向日,干艾于后,承其景则得火,故曰冰台。--《博物志》
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--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
求三年之艾也。--《孟子》。
又如:艾人(用艾草结成的草人。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,可以避邪除毒)
老年,对老年人的敬称
有幼、壮、艾之期。--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南引》
五十曰艾,服官政。--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艾,老也。”
搜索稚与艾,惟存跛无目。--梅尧臣《田家语》。
又如:艾老(五十岁以上的老人)
漂亮的人;;
国君好艾(此指男色),大夫殆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积得些金帛,娶了些娇艾。--《桃花扇》。
又如:艾色(美丽;漂亮。多指女色)
小人
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--屈原《离骚》
艾〈形〉
老
既定尔娄猪,盍归吾艾豭?--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。
又如:艾孀(老寡妇);艾孀(老公猪)
艾草的颜色。即苍白色或绿色
赐驳犀具剑、佩刀、紫艾绶、玉玦各一。--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。
又如:艾绶(绿色的印绶);艾孀(年老的寡妇)
艾<动〉
终止,断绝;
夜如何其?夜未艾。--《诗·小雅·庭燎》
一旦运穷福艾。--明·刘基《苦斋记》。
又如:艾命(舍弃生命);艾艾(说话结结巴巴。形容口吃的样子);方兴未艾(正在发展,一时不会停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