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<动>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声。本义:更迭,代替)
同本义;
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--《说文》
县壶以代哭者。--《周礼·挈壶氏》
与君代兴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使子父代处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岁代处,故曰代田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易也。”
韩地代相干也。--《汉书·地理志》
四时迭代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转相攻伐,代为雌雄。--《汉书·刑法志》
日月迭炤,四时代御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孝成王使括(赵括)代廉颇为将。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逆夷更觉胆落心寒,亟请广州府余暨南、番二县代求解免。--《广州军务记》
又如:代比(代人接受惩罚);代茶(以茶代物,自谦微薄);代馆(代理教书);代运(代替运行);代力(代为劳作)
为挣钱把活计接到家里做.。如:代洗衣服;代饭(搭伙吃饭)
托转达思想、感情等'。如: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
代<名>
父子相继为“代”、“世代”
代,世也。--《后汉书·窦何传》注
五代,谓唐虞夏殷周也。--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注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--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
汉家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--王维《李陵咏》
(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“世”,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,将“世”写成“代”,后人一直沿用)
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
未知始自何年,更不知止于何代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古代的雕刻
时代,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。如:当代
朝代
老人邻有西塾,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唐代
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。如:古生代
语法∶代词的省称
中医脉象之一,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
宾<名>
(形声。从贝,冥(業溂?? )声。甲骨文字形,会意。上面象屋形,下面是“人”和“止”。表示客人来到屋下,即宾客到门。金文将“止”改为“贝”,小篆从之。王国维说:“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,乃后起之字。”本义:地位尊贵、受人尊敬的客人,贵客)
同本义;
賓,所敬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从貝者,宾礼必有贽。
宾者,接人以义者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
谋宾介。--《仪礼·乡饮礼》。注:“贤者为宾,其次为介,又其次为众宾。”
诸侯、诸伯、诸子、诸男之相为宾也。诸公之臣相为国客,是散文宾客通称,对称则宾尊而客卑,宾大而客小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--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宾出,主人拜送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相待如宾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众宾团坐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:来宾;宾鸿(大雁。因是侯鸟,往来守时,有如宾客,故称);宾东(雇员和东家);宾人(宾相;赞礼的人)
率土之宾,莫非王臣。--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
古州名。汉郁林郡地。唐贞观五年置宾州,亦曰安城郡。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。元初为宾州路,寻复为宾州。清属广西思恩府。今为宾阳县
姓
宾<动>
通“傧”。接引客人。用宾客的礼节相待。礼敬
宾于四门。--《书·舜典》。郑注:“宾,槟也。”
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--《书·尧典》
协其礼,宾而见之。--《周礼·大行之》
宾者以告列子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内史宾侯,北向而立。--《穆天子传六》。注:“宾侯,傧相。”
稍稍宾客其父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又如:宾天(旧指帝王死亡,后亦泛指尊者亡故);宾兴(宾贡。周代的选举法,自乡小学举拔贤能,以宾礼相对待,以升于国学;指乡试)
服从,归服
诸侯咸来宾从。--《史记·五帝本记》
又如:宾从(归顺,服从);宾服(臣服;服帖)
排斥;弃绝;
先生居山林,食芋栗,厌葱韭,以宾寡人,久矣夫!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