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<名>
(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“木”,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,指明树根之所在。本义: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)
同本义
本,木下曰本。--《说文》
本实先拨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木水之有本原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伐木不自其本,必复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是岁,有禾生景天中,三本一茎九穗。--《论衡·吉验》
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--唐·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又如:水有源,木有本;本干(草木的根干)
本宗族
本支百世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。--鲁迅《呐喊》
又如:本宗(犹祖籍;本宗族);本种(自己的种族)
事物的根基或主体;;
君子务本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今背本而趋末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然墨之道,兼爱为本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如:治本(从根本上加以处理);根本(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)
母金,本钱;
子本相侔。(子:利息,侔:相等)--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又如:亏本(损失本钱);本钿(方言。本钱);本银(本钱,资本)
根源,本源;
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盖亦反其本矣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为是者有本有原。--唐·韩愈《原毁》
人穷则反本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本根(根由,根源);本缘(佛教语。由来,缘起);本由(根由)
古代指农业生产
今殴民而归之农,皆著于本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本富(指经营农业致富);本穑(犹稼穑);本农(农业。古以农为本);本业(指农业)
底本;
今存其本不忍废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又如:本文;稿本;脚本;话本;剧本;歌本
奏章。如:本章(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、奏折);本奏(即奏本)
书册,本子。如:本子(书本)
若止印三二本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又如:普及本;宋本;刻本;节本;合装本。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;
亦先有所本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本<形>
原来的;本来的;
此之谓失其本心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本处(原籍);本贯(原籍);本事(原本的事情)
基础的,基本的;。如:本纪(根本纲纪);本根(根本)
本<动>
执掌,统辖;。如:本司(分管事务的官署);本次(指本人管辖的地方);本兵(执掌兵权;本部军队)
推究,推原x;
抑本其成败之迹。--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又如:本原(推究,推本溯源);本察(推究,探究)
本<代>
自己或自己方面的';
本姓曹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又如:本里(自己的乡里);本宅(自己的住宅,自己的墓穴);本乡,本市,本埠,本省,本队
现今的;;。如:本日(当天);本月(现时所在的月份;当月)
这,那
用芽者自从本说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本山(此山);本法(这项法律);本处(此地,此处)
本<量>
用于书籍簿册。如:一本书;一本回忆录
用于植物。株;棵
一边种几本大芭蕉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二十本葱
本<副>
原先,本来;
臣本布衣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本在冀州之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自言本是京城女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仕<动>
(会意。从人,从士。本义:做官)
同本义;
学而优则仕。--《论语·子张》
常经典籍为业,未遑仕进之事。--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
申子请仕其从兄官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不仕无义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乙先得举,登仕路,闻甲落魄,笑不顾,交以绝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仕官(就任官职);仕途经济(通过“学而优则仕”的道路去做官);仕止(出仕或隐退);仕路(升官之路)
通“事”。从事;做事
滔滔江、汉,南国之纪;尽瘁以仕,宁莫我有。--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学习政事,见习试用
仕,学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古义宦训仕,仕训学。”。朱曰:“犹今言试用也。”
审察。检查x
弗躬弗亲,庶民弗信;弗问弗仕,勿罔君子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仕<名>
职位
或著显绩而婴时戮,或有大才而无贵仕,皆扬清风于上烈,垂令闻而不已。--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
通“士”。古代四民之一。指以道艺、武勇谋求仕进的人
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此非能仕之所耻也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有仕于此,而子悦之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又如:仕子(泛指文人、学子);仕林(士大夫阶层)
官宦,官员
仕女往住夜游。--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
又如:仕版(官员的花名册);仕户(官宦人家);仕子(有官职的人);仕籍(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。亦借指仕途,官场);仕门(仕宦之家);仕流(一般的官属);仕家(官宦之家);仕禄(官职,职务)
通“事”。事情;
增无易之仕。--王充《论衡》
中国象棋中的两个相同的子,位于“帅”的两旁。亦作“士”。如:撑仕;杀仕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