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鼎”,下面是双手。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(餐具)。本义:准备饭食或酒席)
同本义。泛指准备,备办
具,供置也。--《说文》
具,备也,办也。--《广韵》
以食具告。--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。注:“犹办也。”
官备则具备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寿为具召武帝显。--《汉书·何武传》
礼举仪具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具器械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故人具鸡黍。--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第二板已具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别具本章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具食(准备食物);具觞(备酒。觞:酒杯);具状(备办词状;写状子);具禀(备办上报的文件);具覆(备办回复的文件)
写,题
李具状求在狱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具草(拟稿,起草);具衔(题写官衔);知名不具;具结检验(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,以免对尸体、现场等进行检验)
具备,有;
具乎其前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各具情态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狱具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具寿(和尚的通称。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。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);具眼(具有鉴别事物的见识和能力);具足(具备)
判决;定案
有某姓兄弟,以把持公仓,法应立决,狱具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具<名>
用具;器械
实战之具。--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
奉生送死之具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虑患之具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又如:具器食(用食具盛放的便餐);具理(瓶罐之类的器皿);农具;文具;刑具;卧具;茶具;道具;餐具;量具
才能;才干
皆信命世之才,抱将相之具。--《文选·李陵·答苏武书》
干诚之具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酒席
今有贵客,为具召之。--《史记》
饭食
食以草具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则佐长者视具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馔也。”
分曹携具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具<副>
完备;详尽
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,私见张良,具告以事。欲呼张良与俱去,曰:“无从俱死也。”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具述(详细叙述);具言(详细说明);具考(详细推问);具论(详细讨论);具告(详细上告)
假借为“俱”。都;全;
火烈具举。--《诗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
火烈具扬。
神具醉止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莫怨具庆。
具馔于西塾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皆立而待鼓而然火,即具发之。--《墨子·备梯》
谋之其臧,则具是违;谋之不臧,则具是依。--《荀子·修身》
具答之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具以情告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具对所得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又如:具悉(完全了解);具然(自足的样子)
具<量>
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。如:一具尸体
女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。本义:女性,女人,与“男”相对)
同本义
女,妇人也。--《说文》。王育说:“对文则处子曰女,适人曰妇。”
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
一女不织,或受之寒。--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女行无偏斜,何意致不厚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男女衣著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男女无别。--《韩非子·亡征》
如倩女之靧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男女奔窜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女陪堂(女帮闲);女先儿(女先生);女红(泛指妇女干的纺织、缝纫、刺绣等);女冠(女道士);女兄(姐姐);女伯(称父亲的姐姐);女嬖(受君主宠爱的女人);女隶(女官。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);女中丈夫(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)
引申指女儿
请句践女女于王。--《国语·越语》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--《诗·周南·关睢》
何氏之女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女婉贞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不闻爷娘唤女声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
唯闻女叹息。
又
问女何所思。
又如:子女
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。有星四颗28
女〈动〉
以女嫁人
宋雍氏女于郑庄公。--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
像姑娘;
君子谓宋共姬“女而不妇”。--《左传》
当女奴
请勾践女女于王。--《国语》
女〈形〉
柔弱;
猗彼女桑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雌性的
女工作文采,男工作刻镂。--《墨子·辞过》
山东河北人谓牡猫为女猫。--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女〈代〉
假借为“汝”。你
三岁贯女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子曰:由!诲女知之乎?--《论语·为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