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<动>
(形声。从心,褱声。本义:想念,怀念)
同本义;;
怀,思念也。--《说文》
嗟我怀人。--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维以不永怀。
有女怀人。--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
惟佳人之独怀兮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
怀良辰以孤往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久行怀思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而不怀仁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去国怀乡。(国,国都)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怀土(怀恋故乡;安于所处);怀香(怀念女色;风流);怀慕(怀念仰慕);怀乡(思念故乡)
心里存有;怀藏;
心怆悢以伤怀。--《文选·班彪·北征赋》
怀瑾握瑜兮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。注:“在衣为怀,在手为握。”
怀怒未发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怀信佗傺。--《楚词·屈原·涉江》
怀犹豫之计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尚怀狐疑。
怀其璧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怀瑾握瑜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佩紫怀黄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汝姊在吾怀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怀玉(怀抱美玉。比喻人具有才德);怀慝(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);怀贰(怀有二心);怀袖(拥抱);怀刺(心怀讽刺)
包容;包围
荡荡怀山襄陵。--《书·尧典》。传:“怀,包也。”
怀万物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又如:怀挟(包藏);怀山(包围山陵)
孕,怀孕,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;。如:怀耽(怀担。都指怀胎);怀了六甲(旧时指女怀孕);怀子(怀孕);怀身(怀孕)
归向;依恋;;
戎狄怀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怀与安,实败名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又如:怀向(归向;向往);怀附(归向,归附);怀服(内心顺服);怀化(归服向化)
招致;招徕;。如:怀诱(犹招引);怀辑(怀集;招来)
安;安抚;
而怀西戎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广德行以怀之。--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本议》
又如:怀生(安于生计);怀保(安抚保护;抚养);怀远(安抚边远的人);怀抚(安抚)
怀<名>
胸口;怀抱里
免于父母之怀。--《论语·然后》
寘子于怀。--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
出其父母怀衽之中。--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
又如:怀黄(怀里揣着金印);怀金(怀揣金印);怀襟(胸襟)
心意;情意;
仆怀欲陈之,而未有路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感君区区怀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逆以前我怀。
聊布往怀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予怀怆然。--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
又如:怀恩(感念恩德);怀寄(寄托心志);怀爱(心中喜爱)
古地名,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
卅九年,攻怀。--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编年纪》
姓。如:怀素(公元737―799,唐名僧。长沙钱氏,字藏真。善草书,以狂草出名,继承张旭笔法,世称颠狂素)
政<动>
(会意兼形声。从攴从正,正亦声。攴敲击。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。“正”是光明正大。本义:匡正)
同本义
政,正也。--《说文》
政者,有所改更匡正。--《论语·有政》马注
必从上之政下。--《墨子·天志上》
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。--清·秋瑾《致琴文书》
又如:正己
主持政事
盖善政者,视俗而施教,察失而立防,威德更兴,文武迭用。--《后汉书》
又如:政本(为政的根本);政主(执政者);政官(掌管军政的官员);政术(施政的方法);政要(施政要领);政理(为政之道);政路(为政的途径)
政<名>
政治;政事;
其政不获。--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。释文:“政,政教也。”
使帅其属而掌邦政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
荆国之为政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论厚薄为之政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元政紊弛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言时政者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沽名乱政。
又如:政化(政治和教化);政地(处理政事的地方);政争(政治斗争);政役(政事役使);政拙(拙于政事);政制(政治制度);政俗(政治与风俗)
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。如:民政;邮政;财政
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。如:家政;校政
政策;法令;;
先王之政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袁有守多惠政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政刑(政令和刑罚);政典(政策和制度);政条(政令);政道(施政的方略)
官长;主事者
政诸侯。--《墨子·非命上》
以为大政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周公作立政。--《书·立政》
又如:学政;盐政
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。如:历官七政
政权
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
策略其次伐兵,下政攻城。--《孙子》
朝廷;政府机关;
在其政府,与韩琦同心辅政。--脱脱《宋史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