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
婴<名>
(会意。从女,賏。“賏”是颈项链。本义:妇女颈饰,似现代的项链)
同本义
婴,颈饰也。--《说文》
喉下称婴。--《释名》
初生的女孩
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亦泛指初生儿
人始生曰婴。--《释名》
我独泊兮,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。--《老子》
自哂同婴孩--杜甫《山寺》
又如:男婴;女婴;妇婴;婴子(婴儿。又叫“婴人”);婴儿子(幼儿);婴耄(幼儿和老人);婴弱(幼小);婴提(幼儿);婴稚(幼年);婴孺(幼儿);婴年(少年,儿时)
婴<动>
系到颈上;戴
辟之,是犹使处女婴宝珠、佩宝玉,负戴黄金,而遇中山之盗也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又如:婴衿(犹衿缨。结缨于襟)
缠绕,反复盘绕其上
白婴茀。--《楚辞·天问》
隗乎共相婴。--扬雄《甘泉赋》。注:“婴,绕也。”
是与天和相婴薄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。注:“婴,绕抱也。”
释斤斧之用,而欲婴以芒刃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借问之何之?世网婴我身。--《文选·赴洛道中作》
又如:婴怀(萦怀;牵挂在心);婴意(挂心,在意);婴纶(羁缚);婴物(萦怀世务;纠缠于外界事物)
通“撄”。触犯
教诲之,调一之,则兵劲城固,敌国不敢婴也。--《荀子·强国》
民和齐则兵劲城固,敌国不敢婴也。--《荀子·乐论》
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,则几矣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又如:婴触(触犯);婴罪(获罪)
绕,围绕
必将婴城固守。--《汉书·蒯通传》
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。--《文选·司马迁·报任少卿书》
又如:婴城坚守(绕城固守);婴守(环城固守);婴城(环城而守);婴薄(环绕接近)
遭受;遇
今我元元,婴此饥馑。--晋·袁宏《后汉纪》
又如:婴症(患病;疾病缠身);婴罹(遭受,触陷罗网)